<DIV class=Section1 style="LAYOUT-GRID: 15.6pt none">
< align=left>成都的诗歌报-----《屏风诗报》总第二期2005年11月10日出版 </P>
< align=left> </P>
< align=left>第一版</P>
< align=left>黄啸诗歌选 <br>黄啸的文字《那偶然一闪的恶念》</P>
< align=left> </P>
< align=left>第二版</P>
< align=left>陈建的组诗《 我的自白》<br>高岭的组诗《 旅行》<br>卢枣的组诗〈梦的释言〉</P>
< align=left> </P>
< align=left>第三版</P>
< align=left> </P>
<P align=left>李龙炳的诗<br>古火的诗 <br>胡仁泽 的诗 <br>罗松明的诗<br>张守刚的诗<br>林混的诗<br>冉晓光的诗<br>黄元祥的诗 <br>萧平的诗<br>张世明的诗<br>杨麟的组诗《消隐于时间的流水》<br>易杉的组诗 《黑夜的梯子》<br>傅智祥的组诗《 雪人比我胖》<br>詹海林的组诗《迷茫的黄花开放在铁轨上》</P>
<P align=left> <br>第四版诗人自选诗</P>
<P align=left>傅斌 《守住桔园》 </P>
<P align=left> <br>诗讯15条:李龙炳的诗集《奇迹》、 胡仁泽的诗集《顺着墨水流淌的河》 、易杉的诗集《一只带风的鸟》、刘春 的文学批评·随笔集 《让时间说话》出版等。</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写在屏风上的话</P>
<P align=left>屏风,可以制造一个场所、一种意境和一种表达。在屏风中,<br>我们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这个世界既需要隐藏又需要敞<br>开,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与屏风的关系。我们移动着屏<br>风,在慵懒的客厅、寝室、书房,甚至街道、影剧院、人海如<br>流的行人中,我们将其折叠为扇,开开合合;我们扛着它的沉<br>重,扛着它如纸的轻,或歌或酒,像古人那样在屏风挥笔。一<br>座座屏风被风撕毁,又有一座座屏风树在眼前,我们,将不停<br>地移动它们!</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屏风诗报》启事</P>
<P align=left>一、 本报为内部交流资料,设有:独笛、三人行、一剪梅、诗人自选诗、校园诗星等栏目,欢迎诗人邮寄诗歌、评论、与诗有关的文章。<br>二、 本报属个人筹资,无稿酬。采用的寄样报1份。索要本报者请附邮资2元或邮票3枚。凡来信来稿附邮资的本报一定回信赠报。为本报提供赞助者将获3年以上或长期赠阅,并以多种方式致谢。<br>三、 欢迎诗人邮寄诗集,本报免费为其刊登出版信息,附邮资者本报寄样报1份。<br>四、 欢迎互刊启事,本报定会回刊以谢。本报将认真对待来信来稿,并建立资料库,为作者和读者服务。<br> 《屏风诗报》联系(610300)成都青白江区青江北路62号 胡仁泽 收 <br>联系电话:手机 67954327 电子信箱:<a href="mailto:hrz1966@mail.china.com" target="_blank" >hrz1966@mail.china.com</A>(不接受电子稿件)</P>
<P align=left> </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2 21:27: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