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41|回复: 5

列车向前进(第六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 13: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列车向前进(第六组)<br>夏荷</P>
<>21、《我和我的祖国》</P>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同龄人是共和国<br>我是祖国,祖国是我</P>
<>襁褓中的我,听到共和国的礼炮声,《东方红》歌声<br>祖国在我的摇篮里,是刚刚露出笑脸的葵花</P>
<>孩提的我,缠着红头绳去照相<br>祖国在我的相册里,是一只飞舞的红蝴蝶</P>
<>大班的我,挂朵大红花去献词<br>祖国在我的想象里,是一朵浓郁的昙花</P>
<>刚上小学的我,跟着大人喊口号,"一年等于二十年"<br>祖国在我的钟表里,是一片废铁,是一块扎着红绸子的钢铁</P>
<>少年的我,穿着补丁去照相,与父亲去挖野菜<br>祖国在我的回忆里,一片荒山,一两粮票,一寸布票</P>
<>豆蔻年华的我,写大字报,挂着红袖章,去造反,去胡闹<br>祖国在我的日记里,是史无前列的十年动乱</P>
<>青年的我,敲锣打鼓,上山下乡<br>祖国在我的青春里,是霜打的残荷,是一曲《蹉跎岁月》主题歌</P>
<P>结婚的我,是晚婚模范<br>生育的我,去流产,去结扎<br>祖国在我的眼光里,是一个小皇帝,一个小公主</P>
<P>壮年的我,与"老三届"一起下岗<br>祖国在我的简历里,是一辆等待升级的旧三轮车</P>
<P>中年的我,穿时装,吃酒楼,上网聊天<br>祖国在我的散文里,是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P>
<P>即将退休的我,驾"宝马"自助游,走遍中国,游遍世界<br>祖国在我的诗歌里,是磁悬浮列车,是波音777客机,是神州六号</P>
<P>我是祖国,祖国是我<br>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同龄人是共和国</P>
<P>22、《家乡》</P>
<P>随我的银联卡流动<br>随我的新房子流动<br>随我的轿车流动<br>随我的电脑流动<br>随我的权利流动<br>随我的自由流动<br>随我的发展流动<br>故乡扛在肩上,我们去建设家乡</P>
<P>我的家乡在时代的列车上<br>列车辐射的地方<br>处处我家乡<br>我的家乡是泛长三角<br>我的家乡是泛珠三角<br>我的家乡是大环渤海<br>我的家乡是海峡西岸</P>
<P>我的家乡在时代的飞机上<br>飞机俯瞰的地方<br>处处我家乡<br>我的家乡是洋山港<br>我的家乡是深圳证券交易所<br>我的家乡是长春一汽<br>我的家乡是厦门会展中心</P>
<P>我的家乡在时代的轮船上,乘风破浪<br>故乡收藏在心底<br>我们流动四方,建设新家乡</P>
<P>2006、10、1<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 15:13:1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0-4 13: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自己的特点,学习
发表于 2006-10-4 23: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硬朗,比较有时代感,但什么是时代感呢?但也并不是有很多"显性"的词语才有时代感,或许作者正视发展变化的勇气是值得称赞的!</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10: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扯谈的称赞指点。</P>
<>以下回答不是对自己诗歌的辩解,纯粹是关于一般诗歌的思考。</P>
<>关于"显性"与"隐性",我认为朦胧诗在当年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是对当时口号诗歌的一种颠覆,而那个时代很多口号诗歌从本质上来讲大多数不能称之为诗歌的,即使承认他们是诗歌,感情也是"伟大"得虚假。</P>
<>或许由于受到口号诗歌与朦胧诗的双重影响,后来人便在"隐性诗歌"上越走越远,才有了现在口语诗歌的出现,但大多数口语诗歌是不成熟的,并且出现了口水诗歌。</P>
<>"显性诗歌"不是不可取的,但我们喜欢笔走偏锋,一味追求大众化。诗歌是精神贵族皇冠上的明珠,向一般民众低头是诗歌最大的失败。其实有些名家口语诗歌,大众即使读懂了文字,也读不懂诗歌内核,我想那些名家当初的创作意图肯定不是想低俗化低头的,如果那样他们就不该称之为诗人。</P>
<>直抒胸臆本来就是诗歌的一种很纯粹的手法,因为被口号诗歌滥用极至之后,令欣赏者恶心,于是被大多数诗人抛弃了,这不能不说是诗歌的悲哀。</P>
<>抛弃显性手法的原因之一,是当代诗人社会责任感的堕落,一味追求个人化的极端环境影响了一代诗人的成长。</P>
<>我不反对个人化诗歌倾向,因为很多个人化情绪诗歌很真诚,是对口号诗歌的真正背叛,而且审美倾向绝妙。但是抒情变的越来越虚伪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叙述的真实,而叙述的真实走偏锋的时候,又导致诗歌抒情本质的退化。</P>
<>铺叙本来也是传统诗歌很优秀的手法,但因为朦胧诗的出现,被一代人给遗忘了。</P>
<>我在写诗歌《行》--</P>
<P>"凤凰"飞起来了,"飞鸽" 飞起来了<br>大众<br>雪铁龙<br>奔驰<br>宝马<br>保时捷<br>凯迪拉克<br>世爵<br>宾利<br>迈巴赫<br>林肯<br>别克<br>劳斯莱斯<br>悍马<br>法拉利<br>兰博基尼<br>磁浮列车<br>25G豪华型旅客列车<br>波音777客机<br>我们飞跑在跨海大桥上<br>我们飞驰在天路上<br>我们飞翔在航线中<br>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北半球到南半球<br>我们环游世界,世界环视我们<br>我们飞!我们飞!我们飞!</P>
<P>的时候,考虑过最后六行之前的诗歌,要不要这样铺叙,后来再三落笔,觉得不这样铺垫,诗意是飞不起来的,所以前面的文字不仅仅是对当下历史的记录,更包含着对中国速度的骄傲。</P><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0 13:43:1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0-10 13: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些同感,谢谢交流!这里面铺叙/排比等传统的手法有一个出新的问题,你有空可以看多多的东西,那种力量和节奏很厉害,读后有绕梁之音!</P>
发表于 2006-10-10 15: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能写又能知其所以然。看这个,倒是让我想起某位牛叉的诗人来。</P>
<>俄罗斯老马的诗也是这么节奏感超强的。</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00:18 , Processed in 0.0660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