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92|回复: 5

包新志书法网络展暨交换绘画作品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0 17: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FONT size=2>书法网络展暨交换绘画作品活动</FONT></STRONG></P>
<><STRONG><FONT size=2>1/愿与艺友交换同等尺寸各种绘画作品</FONT></STRONG></P>
<><STRONG><FONT size=2>2/真诚交友有信必复<br><br></FONT></STRONG>包新志个人简历:安徽宿州市人,75年出生,中国书协会员,宿州市书协理事,师从著名书法家李百忍/白煦/张信先生(现定居日本),90年代毕业于上海高等书法函授学校,作品在2004年“金猴之春”楹联展获银奖,“皇威杯”全国名人书画大赛特邀并获“终身荣誉奖”,“太湖杯”中国书画名家大赛特邀,“王屋山”杯中国名人书画大赛特邀,安徽省五届新人展、安徽省电力系统书画大赛一等奖,2006年全国文联第13届人材选拔赛安徽省赛区第2名,全国文联第13届人材选拔赛"全国十佳"书家,其作品分别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集》/《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精选》/《当代名人手札墨迹》/《文人墨客手札集》/《诗露墨海》/《书法》杂志等书收录;书法导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报纸发表.<br>    学书20语载,出于大王,浸淫北海,熔铸汉隶,祈望把大气和朴厚溶入自己的作  品,创造”开张、苍浑、充满、弥漫"新意境。</P>
<>作品润格: 3尺80元 4尺100元 6尺200元 8尺300元 册页500元 丈二1000元<br><br>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南关光华园东院变电工区监控中心  包新志</P> aPlVPmZa.jpg <br> hD4WQJEZ.jpg <br> znyWroBQ.jpg <br> diD564te.jpg <br> T58vsThx.jpg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0 17:52:1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9-10 18: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欣赏的方法 <BR>  <BR>      <BR>  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BR>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BR>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BR>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BR>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BR>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BR>  1、力量感<BR>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BR>  2、节奏感<BR>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BR>  3、立体感<BR>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BR>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BR>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BR>  1、单字的结体<BR>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BR>  2、整行的行气<BR>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BR>  3、整体的布局<BR>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BR>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BR>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BR>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BR>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BR>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BR>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BR>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BR>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BR>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BR>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BR>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BR>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BR>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向。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BR>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艺术网链接作品及简介网址<a href="http://www.chinarts.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323" target="_blank" >http://www.chinarts.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323</A>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吴中朝兄&lt;&lt;当代名家吴中朝对联邀请展&gt;&gt;&lt;&lt;联墨情缘&gt;&gt;约稿函<BR>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2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 【书法商城】【商业区】【商铺区】【画廊区】 欢迎大家前往选购、销售!<BR>--------------------------------------------------------------------------------<BR> </P>
<><BR>QUOTE:<BR>原帖由 五饼二鱼 于 2006-9-25 08:51 AM 发表</P>
<>喜欢这幅 <BR>还望多指教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7 19: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作品参见:</P>
<><a href="http://219.150.18.74:8080/lb5000/topic.cgi?forum=13&amp;topic=4998&amp;show=0" target="_blank" >http://219.150.18.74:8080/lb5000/topic.cgi?forum=13&amp;topic=4998&amp;show=0</A></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1:11 , Processed in 0.0372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