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57|回复: 11

大慈寺的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9 13: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br></P>
<>大慈寺南门过去是一个菜市场和一片老房子,每天我都会经过那里送儿子上幼儿园。但有一天幼儿园突然说要拆了,原因是要重修大慈寺,幼儿园正好在拆除的范围内。儿子只好转学,幼儿园连同菜市场和老房子一起拆掉了,成了一片空阔之地。</P>
<>转了新的幼儿园,有时我偶尔会想起儿子过去的老师,她们对儿子特别好,现在她们到哪里去了呢?这种想法虽然多余,但确实有过。如果幼儿园不拆,她们可能在那里工作一辈子,把很多孩子的童年留在那里。 <br></P>
<>一切都变了。但最大的变化还是把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了。准确说,是把一个喝茶的地方还原成了一个寺庙。作为“喝茶”的大慈寺可能时间不是太长,但也许是喝茶的时光是“一日长于百年”吧,大慈寺的历史成了沉入碗底的茶叶,而烫热透亮的茶水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寺庙”的大慈寺却仅仅是留下了一个名字,一个古老的檐角,在落叶飘下的瞬间。但这里毕竟是一座千年名寺,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慈寺变成了一个大茶园子,我们已经习惯于说“到大慈寺喝茶去”,而不是像到文殊院或者昭觉寺那样感觉是去寺庙。从唐玄宗敕建“大圣慈寺”开始,大慈寺的香火曾经盛极一时,只是后来慢慢衰退了,到现在只余下几栋没有佛像的殿宇,以至我们把它当成了一个喝茶的地方:花茶,五元钱一碗,树木掩映,鸟雀啼鸣。</P>
<>说到喝茶,大慈寺确确实实是个好去处。 大慈寺身处闹市中心,与尘嚣近在咫尺,却独得一片和静,这是很难得的。三朋五友相聚,三教九流融会,虽然口红、瓜子、唾沫、烟叶混在一起,但没有人觉得它不好,而这一切喧嚣都被大慈寺内在的静谧收了。在成都堪与大慈寺相比的可能只有望江公园,林木葱笼,清新自然又有古意。同时,由于大慈寺离红星路很近,那一带的文化单位和报社很多,文人、画家、编辑、记者们都爱在这里喝茶,你可以常常在这里见到流沙河、车辐等文化前辈,也可以看到网络黑客、媒体精英、自由撰稿人等“新新人类”,茶兴盎然,倒也“文化”得很。前些年,朋友们常常聚在大慈寺里喝茶聊天,一聊半天,直到把盖碗里的茶喝白,直到树上的叶子和小虫随风落进茶里。</P>
<>然而改变还是来临了。政府决定重修大慈寺并恢复大慈寺的佛法活动,首先是大慈寺将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大一倍多,占地将达到五十多亩,重新装修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当然,过去在殿与殿之间开设的茶院就不复存在了。问一个守门的老头,他说,还要变!正门朝南那边的建筑全部要拆,包括大慈寺两侧的楼房都要拆,居民全部要搬走,但就这样也比唐朝时的大慈寺小得多!</P>
<>其实他说得一点不错。唐朝时的大慈寺占地近千亩,占了小半个旧蓉城,其胜状聊足想象,当然我们是看不到当时与之共存的蚕市、茶市、药市、夜市和节庆宴饮的情景了。目前,正在修复的大慈寺的各大殿里都立起了菩萨,香火缭绕,随喜功德。梁柱上新添了很多牌扁,行篆隶草,汉字隐秘而肃穆。前不久,韩国僧人到大慈寺来搞“禅茶”献艺活动,热闹了几天,但“禅茶”毕竟不同于日常老百姓的茶,此茶非彼茶啊。</P>
<>所以,在大慈寺喝茶的时光还是值得怀念的。那是一段悠悠的时光:夏天喝茶,阴翳凉爽,听树中蝉鸣;冬天喝茶,寺里并不太冷,四周皆为建筑,挡住了寒风,再加之川剧玩友咿咿呀呀的高腔,搅动着一股融融的气息;春天喝茶热闹非凡,掏耳朵的,卖炒货的,擦鞋的,算命的,卖报纸的穿梭其间,茶倌忙得不亦乐乎,红男绿女,人生百态;秋天喝茶没有如此喧嚣,秋天的茶碗沉静而温暖。</P>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13:51: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1-29 16: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        一切都变了。但最大的变化还是把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了。准确说,是把一个喝茶的地方还原成了一个寺庙。作为“喝茶”的大慈寺可能时间不是太长,但也许是喝茶的时光是“一日长于百年”吧,大慈寺的历史成了沉入碗底的茶叶,而烫热透亮的茶水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寺庙”的大慈寺却仅仅是留下了一个名字,一个古老的檐角,在落叶飘下的瞬间。但这里毕竟是一座千年名寺,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慈寺变成了一个大茶园子,我们已经习惯于说“到大慈寺喝茶去”,而不是像到文殊院或者昭觉寺那样感觉是去寺庙。从唐玄宗敕建“大圣慈寺”开始,大慈寺的香火曾经盛极一时,只是后来慢慢衰退了,到现在只余下几栋没有佛像的殿宇,以至我们把它当成了一个喝茶的地方:花茶,五元钱一碗,树木掩映,鸟雀啼鸣。</P>
<>----------------------</P>
<>   有些改变是瘁不及防、无可避免的,所以才有“世事如棋局局新”之说!但这种改变是好是坏,只有留待后人评说,就象人生!</P>
<>   文章写得短而精妙,耐人寻味!建议加精。</P>
发表于 2005-11-29 16: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文章.</P>
<>那是一段悠悠的时光:夏天喝茶,阴翳凉爽,听树中蝉鸣;冬天喝茶,寺里并不太冷,四周皆为建筑,挡住了寒风,再加之川剧玩友咿咿呀呀的高腔,搅动着一股融融的气息;春天喝茶热闹非凡,掏耳朵的,卖炒货的,擦鞋的,算命的,卖报纸的穿梭其间,茶倌忙得不亦乐乎,红男绿女,人生百态;秋天喝茶没有如此喧嚣,秋天的茶碗沉静而温暖。</P>
发表于 2005-11-29 17: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欣赏了。成都的茶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大街小巷的茶馆几乎就是成都的代名词。但不知这多年以前的印象今天是否还真实?茶馆还是纯粹的茶馆吗?
发表于 2005-12-3 23: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大慈寺若干文章,这篇鲜活的好
发表于 2005-12-22 09: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提一下.
发表于 2006-1-20 23: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
发表于 2006-1-23 15: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发表于 2006-2-5 07: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喜欢了。
发表于 2006-2-6 09: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 0cm 0cm 0pt">少了凡人喝茶的一个好去处,多了僧人念经的一个好地方,也给外地游人增加了一个旅游好景点,从这方面说也许不坏。当然,对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又理当别论了。<o:p></o:p></P>
< 0cm 0cm 0pt">好文章!感谢作者清香可口的大慈寺茶!<o:p></o:p></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1:56 , Processed in 0.0494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