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30|回复: 0

校园民谣的谣传时代:渐行渐远的白衣飘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16: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园民谣的谣传时代
题记:很意外的自己在天涯论坛上发的一篇《绝版青春》的网文能被版主加精,能被推荐上天涯首页。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动力继续写自己与音乐的故事。音乐和文字就是我生命中的精灵,很久前想写谢校园民谣,不为什么,又只因为2010年10月10日我结婚的时候,牵手的是高中时期的《同桌的你》,而站在我身后做伴郎的则是大学时代的《睡在上铺的兄弟》,我才明白校园民谣原来是真的。谨以本文献给所有喜欢白衣飘飘的时代的一代人。
“ 当秋风停在了你的发梢”
在红红的夕阳肩上   
   你注视着树叶清晰的脉搏
   她翩翩的应声而落   
   你沉默倾听着那一声驼玲
   象一封古早的信   
   你转过了身深锁上了门
   再无人相问   
   那夜夜不停有婴儿啼哭
   为未知的前生做伴   
   那早谢的花开在泥土下面
   等潇潇的雨洒满天   
   每一次你仰起慌张的脸
   看云起云落变迁   
   冬等不到春春等不到秋
   等不到白首   
   还是走吧甩一甩头
   在这夜凉如水的路口   
   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   
   你还在怀念   
   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以 《白衣飘飘的年代》开始,并不是有意回忆,而是总感觉在梦里有个黑发及肩,白衣飘飘的少女走进过我的梦里,当我决定写这样一篇怀念青春的民谣文章时,她便像小鹿一样鲜活的跃动在纸上,如诗如画,当然与音乐也无关,只与回忆有关。
   青春岁月并不等同于白衣飘飘的年代,但校园民谣却是青春岁月里陪伴我们的美好时光,平静的倾诉如火一样燎过荒凉的心。
   关于《校园民谣》,坦白讲,我没有赶上它最好的时代,但是我经过了它们的谣传时代,感受过他所描绘的衣裙漫飞的象牙塔时代。所以我才在这里理直气壮的在深夜写下这段文字。青春是绝版的,但是青春又是共通的,青春也是无悔的。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爱写日记爱哭的《同桌的你》;毕业之时,有一个人和你喝酒到深夜听你倾诉学习和爱情的鸡毛蒜皮,那是《睡在你上铺的兄弟》。
   2004年9月我踏上了到美丽的青岛求学之路,与走出山村的喜悦相伴的是随身行囊里带的几盘给我信仰与动力的盗版校园民谣的卡带,我终于可以去经历一个白衣飘飘的大学时代了,喜悦很快被晕车的呕吐代替,我打开了随身听,走了音的卡带嘶哑着,唱出那个平静的景致,翻开了泛黄的日记本,早已斑驳的纸页上,日期定格在97年9月19日,而稚嫩的笔迹或是翻看遍数太多的缘故亦或是圆珠笔浸散的缘故,笔迹有些模糊,但是隐约可以看出最开始是《同桌的你》。那是我关于校园民谣的最早记忆,歌词还是跟着电视上一句一句记下来,然后抄上去的。而这本日记现在还静静的躺在我的书橱深处。
   和城市孩子万花筒般的飞驰少年时代不同,像我这样农村孩子的青春正传是从外界的道听途说开始的,包括校园民谣,2000年我上高中时,而离高晓松,老狼,沈庆他们这一些校园民谣的缔造者大学毕业已经10年,校园民谣也早已经偃旗息鼓,而这时的我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盘卡带随身听,而正因为这些,我才真正只是生活在了校园民谣的谣传时代。
   当我走入大学校园感叹象牙塔内的五彩缤纷时,当我进入城市感叹城市的陌生感时,当感慨第一次见到大海,忘情呐喊时,当身边也有了白衣飘飘的她时,当第一次能用吉他弹下完整的歌曲时,当爱到毕业就结束时,当送上铺兄弟踏上火车站台时,当最后一次回望生活了4年的校园时,才明白校园民谣的故事原来离我并不远。
   很多的时候经典的东西不需要标榜就有说服力,音乐更如此。很想给校园民谣下个定义,可是想来想去,《校园民谣》就是定义。如果非要给校园民谣下个关键词:校园的 清新的 羞涩的 人文的。
   校园民谣的奠基人一开始就培育了它如此的血统,高晓松,老狼,沈庆一水的清华大学高材生,而他们把对校园的理解都溶解进他们的歌曲里,也许他们骨子里就是人文的。不过令人惊奇的是,理工科的清华产生了如此多的校园歌曲领航者,而人文溢满未名湖的北大却容不下诗情画意的校园民谣,令人费解。而我自己对校园民谣稍显偏颇的评价就是:一流的感情二流的唱功,绝版的人文关怀。
   校园民谣之所以称之为一个时代,肯定有其一定时间的延续,也就是一部编年史,可我却偏执的认为它是一部断代史。“校园之后再无校园”
   校园环境是那个时代民谣产生的温床和摇篮,脱离了那个环境之后,民谣就不纯正了。走出象牙塔的孩子前赴后继的跳进社会的染缸里荡涤,眼里比以前光彩夺目了,可是心里却黯淡了许多。这时才开始怀念干净纯洁的民谣时代。我在工作一年后又摸起了吉他,唱起了当年的歌,可是心里老感觉欠缺些什么似的。而那时期的老狼 叶蓓转变曲风后也是混的不红不赀,鱼儿离不开水。
   我写这个东西的时候也想过,我写的校园民谣是不是太狭义了,因为网上曲库里有太多的歌曲被划了进来,自己认为很多都不是,可这也只是萝卜白菜的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雅典娜的。
   每每复习校园民谣,总是想象一群爱音乐的孩子,团团坐在草皮上,抱着一把吉他哼唱着《情书时代》,可是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经历,工作以后的五光十色的KTV更是唱不出哪种纯真,倒是在2008年的东莞公园的一棵榕树下我碰到了一群怀抱音乐精灵的孩子,唱着那谣传时代的歌,把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唯一的怀想。
   说到校园民谣,有一个组合是不可回避的,2001年水木年华横空出世,让爱乐人从记忆深处重新记起还有校园民谣这个词句。依然记得水木的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封面上绿叶背景前两个白衣男孩傲首倨前,卢庚戌透过眼镜一脸的迷茫,李建眉头紧锁的倨傲加上水木清华的人文招牌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可否认的这是一张不可多得校园歌曲专辑。浓郁的人文气息,平淡的写白歌词,悠远的意境,易上口的旋律,都让他传唱久远。这些风格其实也是校园民谣的共性,却有区别于高晓松 老狼那一拨的字里行间溢出的白描感和渲染力。《一生有你》也是一个里程碑。
   《青春正传》是水木的第二张专辑,相对第一张《一生有你》节奏感变快,校园的成分也开始缩水。但是却很真实,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对城市充满了幻想,之前生活就是一个没有根基,漂浮于空中阳光下折射出色彩斑斓的大肥皂泡,突然有一天,“啪”碎成无数块碎末,坠落在肮脏的土里,地里,摔的粉身碎骨,于是又开始回忆飘在空中的风光了,可是事实就是事实,我也经历过这个时期,刚走出校园时,相信尼采的我是太阳,等到被生活强奸几年之后,却知道自己在陌生的城市连粒沙子都不是。,而校园民谣则是我心中的那个避风港。
   而水木年华随着李健的离开也逐渐退去其中的人文气息,随后发行的几张专辑质量也是一落千丈。卢庚戌甚至炒起了冷饭。而对于李健坦白讲我还是非常喜欢,许巍 李健 朴树 我心中的中国歌坛的三个人文歌手。李健的单飞将水木年华的魂带走了,也把我对校园民谣的憧憬带走了。
   其实很多歌手都尝过校园曲风的歌曲像《栀子花开》《青春纪念册》《丁香花》还有四个女生演唱的《心愿》都不错,字里行间除了描写校园中的爱情,兄弟情义 毕业感受,让我们也经历一会青春易逝。该走的还是要走,至少校园民谣的意境离我远走了,这和摇滚 朋克也不一样,校园民谣是大众的或者至少大众过。摇滚是小众的,校园产生不了真正的摇滚,因为连愤懑的理由都没有,只能是跟随者。我们也只需回忆和向往。
   后记:思路有些乱了,因为是在嘈杂肮脏的车间断断续续的写的,然后回家用电脑打到深夜的,我也是为了回忆而倾诉。
   校园民谣,该走出的谣传时代!
   校园之后,再无校园!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1:19 , Processed in 0.0382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