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83|回复: 1

读书这回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2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尔扎克当年在巴黎受到市民热捧的程度,绝不亚于现在任何一个走红的娱乐明星。他一露脸便会引起女性粉丝阵阵尖叫!倒不是这些家庭妇女们看出了《人间喜剧》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云云,只是茶余饭后实在闲着无事只能靠巴尔扎克的小说来打发时间,驱扫无聊而已。古人说得多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仅贵为名媛的陆小曼当年嫁给写诗挣不了多少稿费的徐志摩,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也跟苏联诗人叶赛宁结婚。据说她曾渴望与名作家萧伯纳结合,竟被萧伯纳拒绝了,留下了一段绝妙对白。邓肯写信给萧伯纳:我有第一美丽的身体,你有第一聪明的脑子,我们生一个孩子,再理想不过了。萧伯纳回信:如果小孩儿生下来,身体像我,而脑子像你,那不就糟了吗?

   自从有了报纸、特别是有了电视和网络,读书就越来越不算回事儿了。人们要的只是信息,甚至只看标题;于是书籍为了吸引眼球,也玩花招。“标题党”们常耍三板斧,一是直截了当:股市黑老大;或是来自古诗:零落成泥香如故;再就是莫名其妙:眼镜、话筒与花头巾。可再折腾,中国的所谓畅销书跟英美比,仍是小巫见大巫。2003年《达芬奇密码》这本悬疑小说卖出8000万本,《魔戒》累计至今卖出1亿5000万本,《暮光之城》那部电影,原著2008年开始卖书,现在卖了1亿本了。“纯文学”著作只要拿了个什么奖,也有相当销量。是啊,随便在西方一个城市的地铁上,就发现大家都在看书,可中国的地铁车厢里几无一人正在读书,中国人一旦毕业出了校门,读书似乎便成了久远的记忆……我曾参加了2009法兰克福书展,德国书商协会的部门负责人金蒙介绍说。在10个德国人中,有9个人在一年至少买了一本书,有8个人至少读了一本书,可我们的调查数据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远高于德国。中国人口是德国的16倍以上,难道黄皮肤的读书人全都“躲猫猫”了?

   总不能3月5日才学雷锋,3月12日才植树。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世界读书日”了,不久前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全球“熄灯一小时”,那么,我们也安安静静读一小时书吧!

   虽说当下已没有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黑森林,没有康德的“格尼斯堡”,也没有里尔克的“杜伊诺古堡”,让人们免于俗世的叨扰来安静地阅读和思考。那就让我们在被报纸、电视、网络所包围的环境中读书,哪怕坐在马桶上阅读,这也是一种境界!好比每天都跟同事、亲人、朋友絮絮叨叨说些没营养的话之余特想找个红颜或蓝颜知己聊天是一个道理。那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有深度又有高度的精神享受,美的享受!俗人偶尔也要超脱一番,脑子里除了装着房价、物价和娱乐绯闻之外,也去读点书,去美美地享受“诗”与“思”的慰藉,也是现代人应该追求的境界吧!
发表于 2011-4-23 20: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读好书是提高自身的一个最便捷的方式,当读书成了生活中不可分的一部分时,人生变多了许多美好与思考!问好!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8 21:48 , Processed in 0.0263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