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94|回复: 0

《梅兰芳》:当经典已成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0 16: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毫无疑问,1993年的一部《霸王别姬》,让陈凯歌登上神坛。如今,十五年过去了,当陈导演携着《梅兰芳》隆重登场,相似的京剧题材、一样的爱恨纠葛,一些大时代背景下的特定人群……我们便应该知道,这是我们久违的、熟悉的陈凯歌又回来了,但吸引我们去电影院的,仅仅就是因为这些?
  当三年前的一部举世痛骂的《无极》尽落口碑之势后,陈凯歌的《梅兰芳》终究还是来了。当银幕下的程蝶衣已翩翩而去,2008年岁末的银幕上又继续上演着戏梦传奇的人生。忘了我就没有痛,将往事留在风中。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次的陈凯歌却变得十分正常。
故事:这是谁的时代?
  《梅兰芳》的这个原本真实的故事仍带着些许传奇色彩,角色设计亦一如程蝶衣般梦幻而绚丽。
  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讲述。但是大凡电影都必须有一个主线,《梅兰芳》的主线就是开场大伯临终前交给畹华的信件以及“纸枷锁”一词,它们贯穿了影片始终,这既是影片中的梅兰芳这一生所要去面对的,也是《梅兰芳》全片所要探讨的主题。纵使面对台下轰鸣如雷的掌声,但是梅兰芳什么时候才是自由的?影片没有给出答案。当后来不断闪回的回忆画面,对于注定一生要站在舞台上的梅兰芳来说,都是极为残酷的。
  影片并没有采用倒叙的形式来讲述故事,开篇展现的仍是青少年时代的梅兰芳的成长历程,并且用了较多篇幅来讲述,这与《霸王别姬》开篇旧时代的传奇色彩极为相似。第一个段落应该是全片最为精彩的段落,剧情的紧凑让观众很快入戏,加上“斗戏”的戏剧冲突,让梅兰芳初次在《梅兰芳》中大放光彩。影片叙述的青年梅兰芳与十三燕的对垒,在保持流畅之余,也给这个故事加了不小的张力。
  “你的时代到了”,邱如白的一句话,成功开启了属于梅兰芳的一个时代。
  第二段则显示出陈凯歌的四平八稳: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感情戏一般,陈红的发挥一般、京戏的表演一般,因此中年梅兰芳的段落是全片最一般的。特别是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感情纠葛没有深入挖掘,只是隐隐约约地做了简单阐述,太过于简单化与模糊化,原本可以拍得十分动人,实则感触颇少,难免有些遗憾。而那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作为了这一部分的关键词。
  到了第三段,陈凯歌回归。那种强烈的剧情张力与台词令人侧目。这时的梅兰芳处于人心惶惶的动乱时期的,这一点颇像《霸王别姬》的最后段落。梅兰芳宣布退出舞台,受到日本人的逼迫,当他当着日本人的面说了句:“不演”时,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另外,此段落透露着一股淡淡的哀伤感,这既是生不逢时的悲哀,也是大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工作生活的无从选择。所,影片最后,给梅兰芳的定位不是神,更是一个满怀惆怅的凡人。
  这到底是属于谁的时代?相信梅兰芳到最后也不确定。
  但是,不管这场战争是胜是败,梅兰芳应该是不朽的。
人物:双主角的梦魇与惊喜
  在黎明的演绎下,梅兰芳先生应有的气场骤然而减。所以说,在这种几乎没有什么气场可言的戏中,当黎明还故作姿态地诠释着梅先生无疑是相当失利的。或者说,这是一个选角的失败,一个企图独撑场面的主角竟于片中毫不突出。陈凯歌导演或许没预见到,作为《梅兰芳》第一男主角的黎明,角色光芒的预期是最高的,出来的效果却也是最次的。
  黎明的演技还是需要多加磨练的,《梅兰芳》中的他略显木讷,而这类角色从1996年的《甜蜜蜜》开始似乎像是梦魇一般缠绕着他,那个从内地而来的打工仔角色,给他的头上加上了经典的光环,然而正是这光环,使得他在之后的几年并无超越之势。此次他饰演的梅兰芳也带着些许木讷,众多特写镜头表现得并无亮点,看到某些场面甚至感觉梅先生与十多年前的黎小军的角色性格居然如出一辙。而这类角色看似沉得住气,实则毫无突破。纵观黎明近年来的电影作品,无论是《七剑》还是《心中有鬼》中的角色,显然都是些二流货色,看来黎明应该要向“四大天王”中的另外三个天王多多取经了。
  这部影片的第一主角无疑是片名中的“梅兰芳”,但因为在不同的演员演绎之下,呈现出了别样的格局。
  首先,这部《梅兰芳》是以梅先生为主的传记式影片,显而易见的是,它的重心始终压在梅兰芳的身上,另外加入的几个人物本来是为了村托梅先生的惊艳,但出来的效果却是颇有“抢戏”之嫌。
  孙红雷饰演的邱如白从头至尾地贯穿全片。无疑是最能抢走黎明风采的演员。从发迹到没落,邱如白这个角色的历史性最强,在他身上蕴含着盛世繁华的喜乐与没落乱世的孤寂,在他的演绎下,这个角色光芒四射,堪称全片最大的亮点。我想影片成功的很大原因应该要归结于孙红雷的突破性表演,这个角色年龄跨度大,发生在其身上的故事张力更是大,所以要塑造这个角色就显得极为不容易。孙红雷超额地完成任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黎明演绎大师所带有的缺憾。孙红雷与黎明成为了《梅兰芳》的双主角,不过在抢戏之余,孙红雷更挽救了影片的颓势,带给观者的惊喜不言而喻,而且并没有故意喧宾夺主的感觉。所以,高手就是高手,与其说戏里的邱如白是梅兰芳的引路人,不如说邱如白从旁复活了梅兰芳。
  除了孙红雷,戏里还有许多老戏骨:王学圻的十三燕在开篇惊艳全场,一颦一笑皆有威严与气场,传神地演出了一位京剧大师的风采,并且将一个情绪多变又忧心忡忡的人物演得活灵活现,从斗戏到去世的过程虽然稍显短暂,但足够出彩。同时,十三燕的出场这也是影片第一段最为精彩的部分。另外,英达作为配角也顺利完成了任务;饰演福芝芳的陈红还是略显浮夸,有些做作之感,不过很久没看到她演好戏了,这次还算合格;章子怡的表演尚属稳定,惜戏份太少,发挥的地方不算多;而余少群的青年梅兰芳比之黎明更为出色。
  这部群戏电影,有了这些精彩的配角,“梅兰芳”,不孤单。
最后:陈凯歌的正常发挥
  如果将《梅兰芳》与《霸王别姬》作个比较,显然是从艺术成就还是其它方面来说,都是稍逊后者一筹的。经过《无极》一败涂地的桎梏之后,陈凯歌变得收敛了许多,不再附和那些“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观众,不再摆弄那些虚无缥缈的世界,而变得相当正常,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少年凯歌”的故态复萌。
  《梅兰芳》无疑是一个正剧,但陈导演没有就这样放过调侃的机会,片中冷幽默的段落让人看到了一个别样的陈凯歌,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声,有别于主角拿出个馒头就说“你让我失去了一个做好人的机会”的尴尬笑场。总体认真的《梅兰芳》,应该会让观者满意。所以说,这次的陈凯歌,对观众有着无比的诚意,但在中后半段却稍缺神采。
  总体来说,《梅兰芳》还是一部成功的文艺片,不负众望地拉开了08贺岁档的序幕,虽然无法超越《霸王别姬》,与经典还是有些距离,但至少也扩展了我们对京剧艺术的认识,并且领略了梅大师在舞台与生活中的翩翩风采,有了以上这些,足矣。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1:25 , Processed in 0.0254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