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29|回复: 0

爱着你、我的草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6 18: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_____解读舒洁的诗【蒙古高原的秘语】

    近几天我在读解诗人舒洁的文字和有关蒙古族几千年的文化,它表现在诗歌文学艺术和宗教方面的那些久远和今天尚未释解的疑惑,就是在寂静和动感之中寻觅一种精神和思想,希望有一种打开和通向捷径的路,了解一个与自己不同的民族需要一种沟通和亲近,就是喜欢和欣赏,用比较的方式去循序渐进的深入。我在吟诵中聆听,在绘画中释解着,它或许它们给了我灵心和直观和亲临的触摸和渗透......
  一首好的歌曲需要好的歌手读解演绎,聆听一首好的上乘的歌曲也是一次灵魂的净化,歌曲与诗歌是孪生兄弟只是表现的形式,诗以吟诵、歌曲则且歌且舞。它们都是可以咏志,可以抒情,可以疗伤,可以排解情绪。我在实际生活里、把音乐绘画音乐和其他与文化修养有关的内容和因素综合起来,组成我的文化结构,互相影响着互相补充着。
  读解着蒙古高原的那些美丽传说,传说中映像的那些神秘和咒语,这里沉寂和湿透了几千年的文化,而我一个没有去过内蒙高原的,只有通过文学和一些道听途说知道的凤毛麟角,远远不能解读它和它的史诗;我怕我的解读不仅仅是苍白,更怕把它玷污。但从童年养成的偏爱这个民族的诗歌和长调,记得1965年史诗东方红里胡松华演唱的赞歌,就被那天籁之音震撼,那时候不懂得艺术和唯美的寓意,只知道好听是我喜欢的。我喜欢唱歌、也模仿着蒙古那悠扬的长调和一点点鼻音的感觉,“啊,啊、啊,啊,啊,啊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鲜花如纺,美酒飘香欢乐的歌声响彻四方英雄的...”那份苍凉和悠远,豪爽和悲壮,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华夏史上的成吉思汗,连毛泽东也唏嘘不如,虽然他的诗歌有“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句子,(那是浪漫和诗的意象凝结),但在他的晚年史书批注中高度评价了这位马背上的帝王、可圈可点。那个华夏横跨欧亚大陆的枫叶版图就是这个骄子圈定,那个曾使匈奴心惊胆战的大汗、扬鞭策马驰骋疆场场景,这一些我在诗人舒洁的长诗中随处可扑捉得到。
  他的诗句“我从遥远的陌路归来从一种背景走入另一种背景感觉思念与宁静”,这份宁静是从遥远的草原从古道的勒勒车辙的印痕中,从悠远拉回到眼前,慢慢的驶来,它来自高原神秘的草原、来自几千年前的那场战争和普渡,它不是因为草原比星星还多的羊群和骏马,这个民族过去的辉煌和曾经的淡出,正与诗人所说“或藏在目光深处血色的诺言、那是什么的”反诘语气坚定了诗人的诠释。我从文字的幻境中看到一个游子或许是赤子之心的裸露。
  草原一望无际的碧绿使作者想起波涛涌荡的大海,鹰翅在诗歌里反复出现和重叠,饱含了诗人这一代从雏鹰展翅飞翔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不能够守候着草原的无奈,草原和母亲、鹰翅和草原、骏马蓝天和白云是诗人的永恒主题,诗人把自己的民族历史沧桑,把一个游子对家乡的眷恋都倾注在这首长诗里,我是在【鸿雁】和【在一起】的歌曲中完成了我对【蒙古高原的秘语】的阅读,我从诗人充满着哲意的诗句慢慢的延伸和拓宽,从秘语一样的诗句中渗透化解着秘语中的故事和故事中密宗,耳边经常有古战场的声音和幻觉,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映像出现。我又借助立体的声响(蒙古族歌手呼斯楞那被上帝触摸过的嗓音)“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那种苍凉不悲伤悠远不急躁的情怀里完成了我文字读解一个民族和它的草原和草原的母亲,我是被文字所感染吗?还是被歌手的音域所悸动?让我潸然泪下、心很久很久不能平静,我在思考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显赫或是叱咤风云?这一刻我顿悟了、猛然感悟着力量的存在而令今天之沉重,这个游牧民族铁骑岂是古罗马帝国之堪比?他是开拓和创造性的、没有承前也没有启后。
  这里我大段引用诗人充满激情和神性的诗句“我们是这样的群体——/在诗歌的光辉中我们相遇/我们思想/我们在物质的滚滚洪流中/用心灵守护着自己的旗帜谁也不会逃避/我们深怀着纯洁的信念就像神性的流体一如静美的秋叶伏向大地//我们是这样的群体——/以生命的心灵之血/以我们特有的方式/在幽冥的时光中表达水一般的忧伤/与火一般的渴求/站在哲学的高度/我们以瞌目沉思理解无尽/我们不断地探寻/关山万里道路崎岖/精神的家园里洒落着诗歌雨/在轮回的生命中/我们接近伟大的智者/接近是我们最后的记忆”。此诗的完成用行云流水和娴熟的技巧?用信手拈来和文思泉涌?这一切对诗人来说是雕虫小技,真的这么说未必太俗和公式化的浅薄,也是一种亵渎和歪曲,从诗的语气感觉是一气呵成,是沉寂了多年的火山爆发的喷涌,是一种情怀的呕心沥血、是对草原母亲的怀念和思念、是对儿时的兄弟姐妹的眷恋、是对草原的月夜晨风古远和今天的寄语。
  我读着也感动着,感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草原那颗鲜亮的恒星,曾经的闪耀和璀璨过,这个民族的粗犷骁勇宽厚和融合,我读到更深邃的是一种悠久的古朴和今天的厚重,在今天的蒙古草原上依旧是万马奔腾的奋进。我是个感性大于理性的俗人,我有时也愤满和冷漠,但今天我在吟诵舒洁的【蒙古高原的秘语】,为之动情、泪已盈眶,在呼斯楞的【在一起】的咏唱注解中、我滴下泪水亦无语的静寂,(歌词很一般)但胜过天籁之音的声音、不是煽情是震惊和融入了我心底。
  歌曲的前奏由音乐的特写哀鸣声烘托着这个民族粗犷中的细腻情感。这可能与歌手的心境亲历有关,从近景中的友谊与朋友到亲密无间的好兄弟,延伸到草原上的亲人和母亲,到远景中的草原和大主题岁月的沧桑,今天的离去、为了明天将在一起,是歌手动情的提升了歌词和曲谱,一种无奈没有语言,穿透心灵的疼痛在声音里贯穿,没有承诺没有祈愿、一丝丝的遗憾和呜咽都在凄美的长调中尽致的宣泄出来。
  我正是通过蒙古的古歌谣和这个民族歌唱中的特质感觉着诗人舒洁的文字美之中的神秘和一种遥不可及的境美,它就是【蒙古高原的秘语】。一种歌唱的长调,文字引用的很多,感觉我的解读很苍白,这个民族不管是歌唱还是吟唱都是充满着宽广的音域和柔情、似草原上的河流委婉如森林和天空寥廓。朋友在解读中如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就借助音乐和绘画的动感和直观吧,朋友、不妨你尝试一下?
  
  让我们屏住呼吸不要发出声响,静静的聆听......
  
  朋友、我没有什么送给你,只有这么多年以来的情意;
  兄弟、我没有什么赠给你,只有这难得再来的相聚;
  爱人、我没有什么赠留给你,只有从未说出的爱你;
  岁月、我没有什么献给你,只有全部全部的我自己:
  想着你、我的朋友在哪里,念着你我的兄弟你在哪里;
  爱着你、我的草原,多少年以前、多少年以后,我们永远在一起
  ……
  
  2010-11-24.20.22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11:43 , Processed in 0.0358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