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face="Verdana"> <strong>“潘婷杯”新诗赛颁奖暨《新城市诗刊》十年庆在沪举行</strong><br/> <br/> 9月26日,迎世博·金秋“潘婷杯”新诗创作大赛颁奖典礼暨《新城市诗刊》十周年回顾活动,在上海市闸北区延长路文化活动中心举行。白鹤林、袁雪蕾、马亭华、李成恩等9人获诗歌等级奖,李晓泉、胡君、张之、向天笑等21人获优胜奖。<br/> 本次活动由上海麦苏客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市闸北区文化馆和新城市诗刊主办,北京三百书画院上海分院和上海市闸北区青年联合会协办。邓伟志、葛红兵、潘颂德、祁人、周占林、洪烛、马永波、杨秀丽、章治萍、梦亦非、玄鱼、周国成、贝鲁平、藏志奇、潘婷、庞余亮、小鱼儿、陈忠村、杞人、宋国斌、陆华军、秦华、严迪、任少云、愚木、言笑、谷风、晓雾、汉江、朱竹、甘帅、古筝、苏野、藏北、海勇、鹤雨、林溪、半溪明月、宗月、南鲁、杨静静、时东兵、袁雪蕾、白鹤林<font face="Verdana">、伊剑、罗琳、张文泽、金陵方舟、洁雪、王迎高、绿意、语伞、王垄、杨炎钧、刘霆、沈亚力、费平、费碟、蒋荣贵</font>等来自上海和全国文化界、文学界、诗歌界、评论界、新闻媒体、新城市诗社成员及获奖诗人200余人出席大会和参加活动。<br/> 迎世博·金秋“潘婷杯”新诗创作大赛自今年年初征稿以来,历时7个月,得到了全国各地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热烈响应与参与,共收到应征作品千余件。作者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2岁。大赛组委会经过海选、复选、综合评审和特邀评委终审评选,最终评选出等级奖、世博奖、学生奖、优秀奖、海外宣传奖、大会特别推荐等奖项。<br/> 活动发起者、旅韩诗人潘婷,上个世纪七零年代出生于上海,2001年赴日留学,目前旅居韩国,任韩国忠北堤川市汉林书房院长,市政府特聘汉语讲师。她常年穿梭于中韩两地,在致力于汉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倾情于诗歌写作和公益事业。当天在会上,她还将自己首发的100本“有声”诗集《漂流瓶》捐赠给了市区残联的盲人群体。<br/> 翌日,“古筝《湿画布》品读会”在闸北区文化馆举行,玄鱼、洪烛等二十余人出席了活动。<br/> <br/> <strong>迎世博·金秋“潘婷杯”新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br/></strong> (2009年9月26日颁奖典礼大会上公布)<br/> <br/> 一等奖<br/> (空缺)<br/> <br/> 二等奖<br/> 白鹤林:《平安夜,和蛋蛋说话》<br/> 袁雪蕾:《就让我,一个人》<br/> 马亭华:《苏北的心灯》<br/> <br/> 三等奖<br/> 李成恩:《尚湖雅集》<br/> 许 军:《凝视:一只雪地里的乌鸦》<br/> 薛松爽:《榆钱》<br/> 朱永仁:《秋天走了》<br/> <br/> 世博奖<br/> 石 生:《请你来吧》<br/> <br/> 学生奖<br/> 原筱菲:《冰蝴蝶》<br/> <br/> 海外宣传奖<br/> 韩国诗人<br/> <br/> 大会特别推荐<br/> 刘霆<br/> <br/> 优胜奖<br/> 李晓泉《药罐》 胡君《河畔》 张之《低低》 向天笑《燕子洞》 鲁绪刚《一阵风》 姜了《那时》 吴伟华《夜宿山中》 杨焱钧《春夜》 陈思楷《父亲,枣园以及河流》 赵均宁《一滴激动的墨水》 徐向峰《读经记》 高野《父亲五十四岁了》 林铁鹏《祈祷词》 马关勋《地图上的故乡》 穆桂荣《暮年》 邢建军《竹》 王轩哲《梦蝶》 马云飞《和秋天的玉米站在一起》 何君华《在大别山农村,给中风的奶奶》 王垄《一次手术与花朵有关》 王九城《打开》<br/> <br/> 更多详情及活动图片,请参见:<br/> 《新民晚报》:<br/> http://xmwb.news365.com.cn/wy/200909/t20090927_2477934.htm<br/> 新城市:<br/> http://cq.netsh.com/eden/bbs/748332/html/tree_34390278.html<br/> 诗家园网站:<br/> http://www.sjycn.cn/sjycn/article_269_9799_1.shtml<br/> 潘婷博客:<br/>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15435&type=blog&itemid=585721<br/> <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9 18:17: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