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各位朋友,我最近很忙很少上网。这个学期我没有绘画方面的课程,所以只能用自己的零碎时间来作画。有时候一个星期每天只睡3到5个小时。另外,我的个人画展就要到了,详情请进入我签约的画廊的官方网站:<a href="http://www.remmifineart.com/" target="_blank" >http://www.remmifineart.com/</A> ,进去后点击左上角的:artists和exhibitions,其中xi zhang就是我。<BR>下面是我前段时间发表的一片关于我的作品的介绍:<BR> 当世界的页面被几次工业革命反复刷新后,现代生活禅房的奠基已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分娩出新的元素:“电子元件”。窥视当代世界的细节无处不是电子脉络的烙印,“电子元件细胞”的分裂,成长,进化直接影响着如今人类文明的马达。我习惯的把“电子元件”称作世界的“第六元素”,而我的作品则是建筑在第六元素与当代生活之间关系的平台上。我喜欢把世界的表皮掀开,将当代世界的内核--第六元素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移植到观众的视野和观念里,当然,这一切和解刨无关。在我看来,第六元素是当代文明的标志和记号。<BR>自从艺术的脚步踏入现代的轨道以来,艺术家便从左脑的“抄袭和记忆”转变为右脑的“探索和发现”。如同塞尚和毕加索在爱因斯坦之前便在视觉语言中诠释了四维世界的“定义”;如同安迪 霍夫曼和辛迪 舍曼在当代文化的舞台中揪出了幕后“导演”。这也是我更多的关注第六元素的一个原因。<BR>在我近几年来的大多作品中出现的物体甚至人物细节都被割舍了原先的形象(仅保留了外形),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最近在Colorado的几次画展上,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样处理人体;其实我认为作为个体的人如同镜面并映出世界的影像。再有就是我压缩了作品整体的空间,使得所有的物体的拥挤在一起从而产生力度。<BR>最后要说的是,对于“第六元素”的关注仅仅是个开端,我坚信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样艺术语言的成熟是要被时间打磨和锤炼,能做的,就是像科学家一样不断试验和努力了。</P>
<><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32.p.jpg"></P>
<>bring me to the moon<BR>1.8 X 1米</P>
<><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37.p.jpg"></P>
<>dancing</P>
<><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38.p.jpg"></P>
<>the man in the mirrow</P>
<><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45.p.jpg"></P>
<>you know where is eastern<BR>2米 X 1.6米</P>
<><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46.p.jpg"></P>
<P>light my fire<BR>2m x 1.6m</P>
<P><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69.p.jpg"></P>
<P>the velvet golemine2</P>
<P><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52.p.jpg"></P>
<P>glam stars and dreamer</P>
<P><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61.p.jpg"></P>
<P>freezing fire<BR>1.6m X 2.2m</P>
<P><img src="http://amadeo.blog.com/repository/236434/575083.p.jp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