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84|回复: 4

《一论中国文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3 1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论中国文人》<BR>    古人说文人气节如竹骗了我们,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更是句天大的谎言,今之中华大地的中国文人们在面对政府的过错及过激行为上,始终避之尤恐,实在避不开了便捡点小鱼小虾平民愤,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一张口,为了一身的细皮嫩肉。于是乎,中国文人成了爬行动物,无了脊椎,变得温顺,然而面对这些的他们总会找个词语来作为搪塞的理由,所谓生活是也。<BR>    说中国文人温顺也不全面,他们温顺的嘴脸只是面对政府的门面,而朝天咬的他们面对百姓的时候却是很有几分威风的。近日我就遭遇了一群不知是为帽子还是为了想抬轿子的野狗挡道,看我身前身后,全是狗叫声,甚是好看。狗年遇狗,本想大展拳脚踢它个狗儿满天飞,殊不知,狗儿不争气,前言不搭后语,样子张牙舞爪,可就是拿不出象样的叫声,有时候吧也叫了一两声,可不多久又抽起经,发起了童年的羊颠疯,让我大失所望。<BR>    中国别的事情不多,歌功颂德的语言花哨的逼人眼。当赞美的语言说多了让人产生厌倦情绪,中国文人为求不落个软弱的名称就又开始出来咬人。走出赵家大院的它们看看有谁可以咬,政府是不行的,人家手里有枪,富豪也不能得罪,还得向他们要压岁钱,剩下的就老百姓,当然落马的官员也可以骂几声,但落马不落势的官员可就不能骂了,最后文人对骂是少不了的,我指你的红屁股,你说我的黄牙齿,瞬间只见满天狗儿叫,百姓避之,政府乐之,狗儿的尾巴摇之,文人又象苍蝇一样聚在一起看之。 <BR>    说到这里有一点是必须向看客交代的,对于这一场景大家应该不会陌生,电影里有刺客杀人害命的时候,总是蒙着脸,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乔装打扮,很显然,中国文人在这一点上发挥的很是淋漓尽致。他们出门的时候总要事先抹点粉,唱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抬着替百姓操心的旗子,要不然就打着收拾文坛败类清理门户的名称,然后卷起袖子,拉开阵势,就象结婚生孩子一样隆重,口中吐出的东西也和生孩子带出来的东西没什么两样。<BR>    这就是中国文人最大的爱好,也是他们唯一的爱好。写不出好东西,又不敢指政府的红屁股,那么剩下的无非就是砸砸口水,手淫充饥望梅止渴了。</P>
<>师永平<BR>2006年2月23日于玉溪随笔草</P>
发表于 2006-2-23 14: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人,确实值得研究与关注,你的观点与思想已露端倪。问好并期待着你的二论、三论哈!
发表于 2006-2-23 15: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这也不是中国文人的特点哈.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23: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论中国文人说不得》<BR>    说不得源于何时我是没有精力去翻阅资料的了,但说不得何解却是有必要介绍一下的。所谓说不得就是不能说,不用说,已经很好了,说了也不起作用的意思。<BR>    中国文人为啥说不得?这是看客想问的问题,我就一起写了出来,要不然,他们又要说永平写文章怎么不举个例子,来点论证。而下面的闲言碎语就是围绕说不得的话题展开。<BR>    凡是中国人都比较喜欢把自己比做是高智商动物,面对国人生活的基本温饱和小日本经济的无比优越时,国人比较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狂什么狂,无非是秦始皇派去寻药的五百童男童女的杂交品种。”于是乎,如此一来,国人成了正统,日本再怎么发展也不过是华夏的遗弃品,最低底线小日本是中华民族的分支,他们的光彩无非就是华夏的光彩,是啊,鲁迅老爷子一句阿Q精神已把国人的德行做了豪不留情面的披露。<BR>  国人如此,那么作为国人中更阿Q的文人就可想而知。一个比较感觉良好的民族中人穿上文学的外衣,那么他的优越感是很强的,王老五曾说过的“我是流氓我怕谁”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他本来想说的是我是大家我怕谁,但毕竟一大把岁数了,说得太露骨会被人笑话,他倒不害羞,可下有子女,他总得考虑。于是乎求上不成变为求下,这样反而容易体现出自己的谦虚,这是文人中的高级阿Q者。<BR>  既然感觉良好了,觉得站在百姓平民中间头高脚长,那么说起话来自然就有腔有调,打个手势同样也要摆足架子。多的不说,就单一句“你们这些刁民,好吃懒做,拖社会主义建设的后腿”就把百姓与文人间的界限划分得一清二楚。其洁身自爱的证明欲望和向当政摇头摆尾的媚态已经暴露无疑。<BR>  既然已经不是普通群众了,既然是文人了,那么脸面问题就显得犹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确经典,成为文人的国人在低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就开始向高层需要进军,这个时候,脸面成了其关注的焦点。于是乎“我是文人,我是知识份子,我会说错吗?”的自我感觉心理就开始作怪。普通百姓对他提点意见,他就头摇屁股甩:“草民也来指手画脚?”同辈对他提点意见他就把眼睛一登:“狂什么狂,你以为你是谁?”至于比他有名气而又恰恰是他想利用想攀关系的文人或者管得着他的政府机关,他是腰弯90度,头碰脚指跟,这样的说不得是选择性的说不得,其实中国文人的说不得也就选择性的说不得。<BR>  那么为什么中国文人的说不得会成了选择性的?看到这里看客可能就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啊,为什么呢?<BR>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一论中国文人中我已经说过,无非是为了一张口,为了一身的细皮嫩肉,为了更好的发展。所谓攀龙附凤好发展,而中国文人一生的奋斗目标无非就是有顶帽子,有辆轿子。帽子是更大的脸面,轿子是更大的实惠。帽子大了可以留名千古,轿子大了可以良田百亩,于是乎选择性的说不得产生了。<BR>  既然有了选择性的说不得,那么作为同辈和没有自己名气大的文人又或者平民百姓说了点他的不是后,对骂就随之诞生,于是乎,拉肠子倒垃圾的场面就在空地展开,拿鸡尾巴当尚方宝剑的架势也是别开生面。说不得演变成生猪屠宰场成了文坛的惯例,中国文人的说不得也可借此机会名扬天下,家喻户晓,而后者也恰恰是他们早已筹划多时的良苦用心。</P>
<>师永平<BR>2006年2月23日于玉溪随笔草</P>
发表于 2006-3-5 22: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语中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19 01:57 , Processed in 0.0348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