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

  • App下载
  • 公众号
  • 丰子恺的女儿、徐志摩的父亲所做的“非常之事”

    丰一吟女士是画家与翻译家,其父为丰子恺先生。

    2017年春节,桐乡有个年轻画家前往上海拜访她,两人去餐厅吃中餐时,前面有个老人走得极慢,年轻画家打算快步超过。

    丰一吟急忙将他拦下,说:“我们不要超过他。弘一大师走路就是这样。看到老人不要急匆匆地超越他,不然会让这位老人感觉自己老了、不行了,应该给他信心。”

    于是,丰一吟和这位年轻画家就跟着这位老人慢吞吞地往前走。

    健康人都有在路上行走的经历,碰到前面的老年慢行者,相熟,我们一般会打声招呼,说声“我有事先走了”之类的客气话,两人不认识,我们会自顾自地往前走,不会觉得不妥,更不会生出内疚之心。

    丰一吟却希望不声不响地呵护老年人的自尊。这种悲悯情怀得益于其父的教育,其父又直接受教于弘一大师。

    所谓文明,所谓教养,在这样的举止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民国时,海宁有个大老板,叫徐申如,也就是徐志摩的父亲。

    在一般人的感觉里,这是个很传统的老头,他希望儿子留学时学习金融,回国后接掌家族企业;他强烈反对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甚至拒绝已经成为儿媳的陆小曼参加徐志摩的葬礼。

    然而,如果我们再用心些,会发现徐申如的另一面:经商有方(有发电厂、梅酱厂、丝绸庄、钱庄),慷慨行善(开办贫民习艺所、为家乡水灾募捐),能迅速接纳新事物。1908年沪杭铁路通车,嘉兴段最初是不走海宁的,而是走嘉兴、桐乡崇德,那样铁路呈直线,可以节约资金。

    桐乡的士绅担心这个钢铁怪物穿过桐乡,坏了好风气,惊了先人的“睡眠”,极力反对。

    徐申如却看出了“人利于行,货畅其流”的好处,一面向上级政府游说,一面说服海宁士绅募资,最后如愿以偿,让铁路拐弯进了海宁。海宁人现在说起这事,依然眉飞色舞。

    上述故事来源于一本叫《嘉兴有意思》的图书。丰一吟、徐申如做的都是“非常之事”!

    所谓“非常之事”,就是这种事虽然合符道德、法律,但一般人想不到、也不太可能去做。

    做它,就要拆掉头脑中的僵化城堡,需要舍弃一时的物质利益,需要承受别人可能的不理解。

    正因为敢为非常之事,这些人的生命有了超越,他们的岁月有了别样的亮光。

    世间,有的事会以人传,有的人会以事传。

    来源: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作者:游宇明,湖南人文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