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

  • App下载
  • 公众号
  • 苏东天:读《周恩来与池田大作》有感

    池田大作与苏东天对谈

    构筑起中日友好的金桥

        心筑的金桥

        “《心筑的金桥》——献给二十一世纪的光彩”,是池田先生于一九九九年四月赠给中国全国青年联合会访日团的诗作。诗歌尽情赞颂日中友好,寄望于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为日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世界和平努力奋斗。池田先生曾说:“《金桥》之词的使用是我第一次访华时。在佛法中,将生老病死比做金银铜铁。金就是“生”,是指生活下去,充满光辉的生命之意,是所谓和平的意思。”

        因此,“《金桥》这个词,从此开始直到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会变成一个象征,我祝愿许许多多人通过构筑金桥,达到生的彼岸。”这座中日友好的光辉金桥是由池田先生与周恩来总理以赤诚之心构筑起来的。

        池田先生说:“中国古语说:交人交心,浇树浇根。”“虽说是国与国的关系,但也要归结于人与人的关系。志趣相投之间‘心的交流’,是一切的基础。”“虽然‘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都是大事,但使日中子子孙孙友好成为可能的只能是构筑和扩建人与人之间的‘心之桥’、‘心之路’。”池田先生认为,周总理是一个能连接人心的人。他说:“重视人心、抓住人心——这表明周总理是真正懂得政治的人。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民族,即使是对立者,周总理均具有予以团结之力量。他真是连接人心的人。”

        周总理与池田大作是如何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用心来构筑金桥,本书是著力作了阐述的。池田先生作为日本爱好和平人民的代表,在一九六八年九月八日创价学生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恢复日中关系正常化的严正提言,这是中日关系的重大转折点,它揭开了中日关系的序幕,为中日关系奏响了光辉的乐章!一石激起千重浪,震惊日本,也震动了中国和世界。这一提言,无论是在当时,或在事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池田先生那远见卓识的睿智、大无畏的胆略和爱好和平的赤子之心,无不令人感动和敬佩!回顾历史,中国当时正处于‘文革’高潮之中,极左思潮泛滥,‘打倒一切’的大批判运动尽嚣尘上,中苏关系恶化,日本佐藤政府追美国敌视中国政策,反华浪潮骤起,越南战争仍十分激烈。以某种意义而言,中国当时可谓是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就是在这种形势之下,池田先生为冲破中日关系的坚冰,打开和平之道路,实现日中关系正常化,率先向世界发表了恢复日中关系的提言。他认为:“日本应当立足于这样的世界视野,为亚洲的繁荣和世界的和平,特别是为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即同中国的邦交正常化、中国参加联合国、促进日中贸易而倾注全部努力。”事后,池田先生虽然受到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攻击非难,但他仍坚持自己的决心,积极努力于在日中之间架设和平“金桥”。他指示由他创建的日本公明党奋力开展运作,三年后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为日中关系史揭开了新的光辉一页,开创了中日友好和发展亚洲及世界和平的广阔道路。周总理在六十年代初就十分关注日本创价学会这一民间和平团体,指示有关组织努力设法与创价学会交朋友,“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推动两国人民的真诚友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公明党为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努力,便是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获得圆满成功的!当时,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公明党代表在与中方代表谈判中遇到了障碍,在这紧要关头,周总理破例在谈判尚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决意接见了公明党的代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指示要以公明党提出的五条原则为基础达成协议。并表示:“相见虽晚,相知甚深。”可见,唯有总理深知池田先生之心——珍重两国人民友好的意愿。一九七四年五月,在周总理的关注下,池田先生与夫人一行首次成功访华。于同年十二月二日再次访华,并在五日晚,出乎意料地受到了重病中的周总理热情的接见。在是日上午邓小平副总理会见池田先生时已告诉总理病情严重,示意要会见总理似有困难了。然而周总理知道池田先生来了,分外高兴,不顾医生的反对和生命危险,坚持一定要见池田先生。当他在医院大厅门口迎候池田先生和与夫人一行到来之时,便紧握住池田先生的手说:“我一直想,一定要和池田先生会面,能见到你很高兴。”

        随后在会谈中,又说:“池田会长一再提倡必须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我对此感到很高兴。创价学会和公明党都为这一目标积极奔走,这符合我们的共同愿望。中日友好能发展到今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我们双方还要继续努力下去。”
     
        周总理与池田先生的会见,为这座连接中日两国人民的“心筑的金桥”,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从此,中日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历史将会永远铭记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

        此后,周总理夫人邓颖超委员长继承总理遗愿,继续努力为加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而共同奋斗!他们之间,先后有八次会见,情义至深。池田先生尊称周总理为“人民之父”,称邓颖超为“人民之母”。正如邓颖超对池田先生说的:“我们是一家人”。池田先生为纪念与周总理、邓颖超之间的深情厚意和祈求:“总理夫妇期待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友好的‘心’,也能在日本人的胸中开出花朵,永远在日本列岛上遍地扎根。”他让创价大学的学生与中国留学生一起在校园内种植了“周樱”(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和“周夫妇樱”(一九七九年四月)。池田先生为之写了长诗《樱花缘》,诗的最后这样写到:

    时去时来,
    世事变幻,
    唯有樱花因缘而倍增光辉,
    告诉人们友谊万世常在。

    年年岁岁化开时,
    人民赞颂,
    人民的总理和人民的慈母
    光辉的一生。

    我也赞颂,
    心田中友谊的樱花永远盛开。

        这首《樱花缘》长诗,由周总理关怀创建的中央东方歌舞团谱曲赴日演出,从此成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之“心”的见证,为两国人民广为传诵。

     历史的丰碑

       池田先生认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观暧昧的国家,如同看模糊不清的镜子;歪曲历史观的国家,如同对着歪曲的镜子看自己歪曲的脸。”“日中关系友好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正确的历史认识。”他批评 “日本只将自己乘坐的走向世界之船由‘军事’换为‘经济’,无论是以往还是今天,都没有牢固的精神。”的确,时至今日,在日本社会中,还存在著一股隐瞒过去历史、否定侵略行为、歪曲历史事实的势力。而池田先生则认为:“对于过去的战争,今天的年轻人没有责任。可是,我们却有责任面对未来,有责任正视现在。如果让破坏和平的危险行为任期发展下去,则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某国著名学者曾说过:“日本人有历史健忘症。将过去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全部付之东流——成为一个没有哲学、没有经验的轻浮民族,对此我十分担心。日本稍稍一发生变化,立刻就傲慢十足,仔细看来,可以发现其中没有任何稳定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今天的日本正是这样,而这正是日本的现状,毫无信义可言。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所说,如果没有正确的历史认识,将来就必然会重蹈那不幸的悲惨历史。

        因此,日本必须对过去的历史观进行认真反省,只有这样,将来新的历史才能出现“值得称赞的历史”,这是根本之根本……。

        在这方面,日本显得十分暧昧。即使在教育方面,有时也故意使人误解。应该以教育为首,辅之以其他方法,将全面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给日本人民,否则日本人是不会得到他人信懒的。丧失信懒,就不会出现和平。掩饰过去的侵略,即使这样叫喊,“日本人是值得骄傲的”,也绝不会得到世界人民的信懒,因为日本没有真正值得骄傲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思想,错误的思想是不幸的元凶。

        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确实遭受过日本的蹂躏,可是,我们并不憎恨日本人民,因为日本人民也和中国人民一样,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因此,“反对军国主义”的创价学会极其受到人们的信懒,也正是在“反对军国主义”这一点上,日本和中国人民紧密地团结起来,特别是日中两国青年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也正是为此,日本青年必须首先有正确的历史观,必须具有尊敬中国、报答中国大恩的心境。

        池田先生在回答中国中央电视台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制作特别纪念节目《新中国外交风云》之采访时,一再对青年们强调说:“为使两国在和平、友好、繁荣方面永远合作下去,就必须告诉他们贵国之恩,必须教给他们对贵国的感激和尊敬之情。日本是依靠贵国的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尽管如此,在他吸取西洋文明以后,逐渐开始傲慢,以至攻击贵国。直至今天,这种傲慢之情依然存在,这些错误的想法使得我很担心。只要这些问题不加以改变,就不会获得亚洲各国的信任。”

        又如,在池田先生的倡导下,创价学会在日本冲绳美军导弹基地建起了“世界和平之碑”。此地原是美军针对中国的核弹发射基址,中国的主要城市都在其射程之内,把这个令人厌恶的战争要塞变成永远和平的要塞,从而诞生了“世界和平之碑”。池田先生说:“由此,摧毁人类的地狱变成了聚集中国朋友等的生命赞歌的堡垒。同时,这里还装饰了祈愿和平的青年雕像。无论是核武器、还是战争,都产生于人的内心。因此,必须改变人内心的‘发射方向’,使其向相反的方向逆转。‘世界和平之碑’正是这个象征。人类史的悲剧曾经聚集在这个小岛,因此,人类史方面的逆转也应该从此发起。”

        以上之所以引录池田先生的大段讲话和事迹,是因为这些讲话和事迹,是从正确的历史观出发,代表了日中两国人民的心志。池田先生这种光明磊落、坦诚而崇高的心迹,深深地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崇敬和赞扬。这一正确的历史观,不仅是对牧口、户田两位会长思想精神的充分弘扬。这也是池田佛法思想建构的基础。

        由此可见,池田先生的一切行动,无不从广大民众的利益出发,他之所以无限崇敬周恩来总理,就是因为周总理是人民的总理。池田先生曾不只一次地说:“总理重视的第一是民众,第二仍是民众。就中日友好来说,总理也是‘从大众为基础’来推进的。当年之所以选择在野公明党作为日中之间的渠道,对社会党所作的努力之所以给予很高的评价,我想都是由于重视他们作为‘国民代表’的立场。……民众是大海,大海不起波澜,任何船只都不能很快前进。”“总理的为人民,不仅为了中国人民,而且也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

        “我们也希望能像总理夫妇那样活下去,不论碰到多么无情的风暴,也要尊重民众,为了民众,和民众站在一起,生活在民众之中,始终贯彻著对人类的爱。”

        池田先生就是这样怀著无限崇敬之心,把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和坦诚作风的作风融铸到创价精神之中,作为他的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池田先生十分重视“周恩来学”的研究,他对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中心的老师指出:“我想,无论如何,都是要追求导师的理想,追求导师的心而奋斗——这才是周恩来研究的精髓。先生们研究的业绩是使人类永久觉醒的‘精神灯塔’。”先生们的人生是与伟人一道贯穿万里的“使命的旅程”。先生们是运载伟人精神的“光之船”。是在黑暗中战战兢兢的人们心中点燃希望之火的“灵魂的使者”。给人民生存的价值!给青年以勇气!给母亲们以希望!辛苦与充实、忍耐与欢欣——先生们的研究事业是伟人不朽人生的继承。因此,我想要说:研究伟人将使研究者自身伟大。并且,为人类奉上了“不灭的光源”。

        这,可说是池田先生心灵中的周总理,也是他竭尽全力锻造起来的无限崇高的“人间像”。他希望周总理不仅是自己的楷模,也是人类史上伟大的“东方伟人”的典范。他努力通过树立和宣传“人民之父”周总理,来教育和提高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友好下去的远大目标!从池田先生数十年来始终言行一致、一以贯之的态度和精神看,不能不令中国人为之感慨不已。我们只能说:自愧不如!显然,未能如池田先生那样虔诚地努力于浇铸周总理这尊崇高而伟大的“人间像”,使其成为改造人心、高尚人格的动力,让他时时刻刻、永远地活在中日广大人民的心灵中!

        三十多年来,中日两国人民开展了频繁的友好交流,尤其是与创价学会之间的文化、教育和艺术交流,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友谊之花盛开不衰!由于池田先生为开创和发展日中友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中国人民的尊敬和赞扬。

        中国各地重点大学、各类文化机构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特别授予池田先生的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名誉市民等已有四十余个;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日友好协会颁予了“和平使者”、“人民友好使者”和“中日友好使者”等称号;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艺术贡献奖”、“文化交流贡献奖”,北京大学等名校授予“教育贡献奖”等等。如此多的荣誉教授授予一个外国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罕见的。可见,池田先生是如何地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敬仰!

        由周总理和池田先生共同努力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为中日两国渊源流长的交流史树立了新的历史丰碑,同时也奏响了二十一世纪两国人民进一步加强友好、共同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光辉乐章!

        (原文发表于2002年5月13日香港《黎明圣报》第一六九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