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

  • App下载
  • 公众号
  • 《杜甫》,人们至今热爱他的理由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近日,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饱受热议。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耀眼巨星,而这部纪录片以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探访杜甫的生命轨迹为线索,穿插以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对杜甫诗篇的深情朗诵、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精辟解读,使之格外惹人期待:杜甫这位中国诗人的故事,凭何种魅力走向世界?

    《杜甫》的叙事随着导演兼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探寻“中国古典文化之意义”的历程而展开。伍德是中国文化的粉丝,曾执导过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还是不折不扣的“唐诗迷”。在他看来,诗歌是“为所有中国人共享的奔涌于地下的暗流”,其中蕴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密码,他的使命正是通过重走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所生活过的地方,在街头巷陌的当代中国,重新认识一位东方诗人之于他的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重大意义。

    不少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才惊讶地发现,在西方,杜甫同样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伟大诗人。片中,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评价杜甫说,“杜甫是非常特殊的一类人,这类人包括但丁、莎士比亚和杜甫。这些诗人创造的价值,成为了后世诗歌的评判标准。”

    杜甫尽管伟大,纪录片《杜甫》更愿意在满目氤氲的中国式烟火气息中,召回有关诗人杜甫的一切,这样的视角下沉,无疑是一种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叙事策略。镜头里,西安的夜市人头攒动,写着“油泼面”“裤带面”的店招醒目地矗立街头,坐在街上的婴孩,正一脸呆萌地看着镜头……这些精心选取的镜头语言,巧妙地勾连起古长安的繁华与现代西安的城市活力,不仅营造了沧海桑田的时空感,亦鲜明地表达了一种企图:要在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基因里,发掘历史的身影和回响;在这样的坐标系里,确认一位诗人的真正价值。

    《杜甫》怎样认识杜甫?有意思的是,对中国观众来说,他们往往能从片中清晰地辨认出中西方学者对同一位诗人的不同阐释路径,这其中的碰撞与火花,尤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如片中的中国学者认为,“杜甫诗歌是中国诗歌中结合历史结合得最好的作品,他在记录历史的过程中,也把他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精神史记录在了诗篇中。”迈克尔·伍德则运用西方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来分别描述李白和杜甫的不同创作特征,认为前者注重对个体内在情绪的抒发,而后者更讲求理性和秩序。在杜甫于天宝十一年写下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伍德更是从“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中,读出了诗人理想幻灭之际所感到的“关于存在的恐慌”。这种在西方阐释框架中理解中国诗人的研究路径,令中国观众觉得新奇有趣。

    不仅如此,《杜甫》还很好地回答了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杜甫对今天、对世界的意义何在?该片认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苦难生活中孕育出的伟大人格,杜甫成为全世界最具有可通约性的形象符号之一。片中学者就认为,“现在你会比以前更加感觉到他与自己的关系,因为你看到了他作为一个小人物,对发生在他身边的大事件感到无助,他必须用笔说出自己想说的”,杜甫的诗歌于是成为“挣扎于日常的偶然性并试图从中找出意义的艺术”。他固然是坚守儒家伦理的英雄,他的许多诗歌又是关于普通人和简单的生活乐趣,这样一种兼具英雄与凡人特质的人性质地,使他的光彩历久弥新。尤为精准的是,《杜甫》尽管将杜甫视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却又鲜明地提出,他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诗人——“事实证明,某些人在某种机缘下,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感情,还能象征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这样一种认识,不可谓不深入。

    然而,在跨文化阐述中,“误读”一定存在,《杜甫》也不例外。由于对中国古代士大夫传统和儒家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入,《杜甫》没能正确地看待诗人积极入仕的价值意义,错误地将其视为对权力、成功、名声的追求,并将失败后的落寞归因为“他成为皇帝宰相并将自己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的梦想再也不会实现了”,这无疑是对杜甫思想境界的矮化。至于认为杜甫隐居成都时期因生活宽裕而“完全忘记了皇帝,只关心他的美餐了”,更仅仅是该学者的“一家之言”。伍德在采访中也承认,“了解中国需要终生努力”。

    那么,如何看待跨文化交流语境中的误读?其实,与其纠结于“他们”是否真正地懂得“我们”,不如充分发掘误读所包含的文化趣味、审美视角、阐释模型,在与误读的碰撞、交锋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在此过程中打开自身文化的丰富意蕴和无限的生长活力。不必过度担心这种误读会损害交流。《杜甫》中,当白发苍苍、充满绅士儒雅的伊恩·麦克莱恩朗诵起杜甫写给妻子的《月夜》时,那眼中的哀恸和微微的叹气令人深信:对于那些深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来说,他们也许误读,但彼此的情感依然共通。

    冯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