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

  • App下载
  • 公众号
  • 张晓刚:朴素简约,追求心灵之美

    “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杨绛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红星新闻特别策划“读书打卡周”,特邀请近十位文化名人作为“领读者”,在本周与大家分享,他们正在读什么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今日领读人】

    张晓刚

    张晓刚

    张晓刚: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实我也沒有那么喜欢唯美文艺,但此书中作者以一个文化人的角度和立场来对比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描述得很有意思。

    他让我联想到我喜欢的另一位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同样的朴素简约,追求心灵之美。我一直认为,他们的反省意识和工匠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阴翳礼赞》是本怎样的书?

    《阴翳礼赞》是日本著名文学家谷崎润一郎(1886~1965)的随笔集。收录有《阴翳礼赞》《懒惰之说》《恋爱及色情》《厌客》《旅行杂话》与《厕所种种》六篇随笔,是谷崎润一郎的散文代表作。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阴翳礼赞》从“阴翳造就了东方建筑美”这一观点出发,衍生开来,探讨东方建筑和文化的精妙之处。用优美细腻的文字缓缓讲述、思考——在幽暗中追求美的倾向,为何独有东方特别强烈?

    对看似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思索,是谷崎写作的基础,无论是建筑、家具还是餐具、陈设,作家让我们注意到光影变化在审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

    书中对事物细节的描写尤为出色:烛光下的漆碗,玉石的温润,家具上细小金线的反光……豪华绚烂的画面大半潜隐于黯淡之中,笼罩着淡淡怀旧的情绪。

    谷崎润一郎所钟情的美感,并非灿烂千阳、晴空朗朗,而是神秘、简洁又素穆的模糊概念。作家对视觉感受的高超捕捉能力,以及将这种感受以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能力,赋予本书独特幽微的魅力。

    我们东方人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使阴翳生成,就是创造美。

    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光彩,宝石暴露于阳光之下则失去魅力,离开阴翳的作用,也就没有美。

    西洋纸的肌理有反光的情趣,奉书纸和唐纸的肌理柔和细密,犹如初雪霏微将光线含吮其中,手感柔软,折叠无声。这就如同触摸树叶,娴静而温润。我们一旦见到闪闪发光的东西就心神不安。西洋人的餐具也用银制、钢制和镍制,打磨得锃亮耀眼,但我们讨厌那种亮光。

    没有黯淡作为条件,就无法体会漆器之美。古代的工匠在这些器物上涂漆绘泥金画的时候,头脑里必然想到这种黑暗的屋子,以追求作品在贫光环境里的效果。即使是豪华的烫金器皿,看来也是考虑到浮沉于黑暗中的色调以及反射灯火的强弱程度。

    汤碗至今依然使用漆器,这是很有道理的。瓷器不可用来盛汤汁,首先,一掀开盖子,汤汁的内容与色泽就一览无余,而漆碗的好处是,揭开盖来送到嘴边这一瞬间,当你看到幽深的碗底无声沉淀的液体同容器的颜色相差无几时,那是什么心情?

    如果把日本客室比作一幅水墨画,障子门就是墨色最浅的部分,而壁龛则是最浓的部分。我每当看到设计考究的客室的壁龛,总是感叹他们十分理解阴翳的秘密以及对于光与影的巧妙运用。因为这里并没有任何其他特别的装饰。很简单,只是以清爽的木料和洁净的墙壁隔出一片“凹”字形的空间,使射进来的光线在这块空间随处形成朦胧的影窝儿。

    不仅如此,我们眺望着壁龛横木后头、插花周围、百宝架下面等角落充溢的黑暗,明知道这些地方都是一般的背阴处,但还是觉得那里的空气沉静如水,永恒不灭的闲寂占领着那些黑暗,因而感慨不已。我认为西方人所说的“东方的神秘”这句话,指的是这种黑暗所具有的可怖的静。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图据受访者

    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