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走进沈从文:书法老辣文笔盎然

2015-07-28 09:10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黄永玉和沈从文

黄永玉和沈从文

  陋室藏有沈从文先生的两件墨迹,一件是沈从文先生写给现代作家程朱溪先生的手札。洋洋300余言毛笔章草写在四页对开的五格纸上。据笔者考证,该手札写于1929年1月30日,当时的沈从文先生只有27岁,而这通手札的章草书法可谓稳健老辣,出神入化。我非常喜爱这通手札,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将其置于书案之上,轻轻吸吮那遗存在信纸上的墨香,倾听先生的稀声大音。

  我很珍视这幅中堂,常悬于家壁之上,瞻仰拜读,寻觅先贤的无形大象。在无数次的倾听和寻觅中多次萌发过拜访沈从文大师故乡的念头,那块孕育了大师的神奇土地一直萦绕着我。

  沈从文先生是湖南凤凰人,21岁时离开湖南到北京求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先生的鼓励下自学写作,后因报考燕京大学未被录取,而在北京大学旁听。后经徐志摩先生推荐到胡适先生当校长的上海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后又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而后任青岛大学讲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等。全国解放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从文先生一生成书80余本,是现代作家和学者中成书最多的,他在铜镜、漆器和服饰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的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空白,他被称为中国文坛的“乡土文学之父”,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于1987年、1988年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今年5月有机会赴湖南,特地去了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拜谒了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和墓地,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凤凰在湘西,离长沙520公里之遥,我们驱车6个多小时,经益阳、常德、桃源、沅陵、泸溪、吉首才抵达凤凰。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凤凰城古貌犹存,在这块山水相依的土地上养育和滋润了“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陈宝箴及其儿子大诗人陈三立、孙子著名画家陈衡恪、国学大师陈寅恪,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等名人贤达。据说,来古城的人十之七八是冲着沈从文先生来的,我自然也是。

  穿过 “凤凰城”城碑广场,进入中营街百余米,有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这便是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沈从文先生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兴建的沈家宅院,距今已有125年的历史,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里。这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间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1991年,这里开辟为“沈从文旧居”,开始陈列沈从文先生的遗物、遗墨等。进入院内,厅堂正中悬挂着沈从文先生的素描画像,下面的桌子上安放着沈从文先生的石膏坐像。东厢房是沈从文先生儿时读书、写字的书房,卧室里展出的是沈从文先生用过的留声机等遗物以及与夫人张兆和先生的合影等珍贵照片,而陈列柜内展出的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沈从文先生遗作《边城》、《湘西散记》、《龙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让观者顿生敬意。面对着沈从文先生的遗迹我在想,在这遥远的湘西崇山峻岭中、在静寂的沱江岸边,能走出一位承载着900多万文字历史的人是一种何等的造化,而这种造化正始于这爿普通的湘西四合院落。

  离开沈从文故居,沿着沱江边的石板路向城西听涛山方向去寻找沈从文先生的墓地,途中我向一位老乡问路,他热情地说,他也往那个方向去,可为我们带一段路,在与他同行的过程中,我冒昧地问他:您了解沈从文先生吗?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老乡回答的两句话:沈先生是孤独的,连他的夫人都不理解他。这让我很震惊,一位普通的老乡竟能说出这么深刻的话,他,仿佛就是非常了解沈先生的家里人。

  沈从文先生的墓座落在沱江边听涛山的山腰上,只有墓碑,没有坟茔。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先生病逝后,家乡的政府和人民崇敬他、爱戴他,想让他魂归故里。经与沈从文先生的家属商议,沈家决定将先生的骨灰一部分洒入养育他的沱江,一部分安葬在古城听涛山下的杜田村,这里距县城约1.5公里,群山叠峰、古树参天、泉水潺潺,宛如仙境。先生的墓碑没有铭文,只在正面镌刻着沈从文先生的名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镌刻着沈从文先生的姨妹、著名书法家张充和先生的撰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墓碑上的上述文字均由著名雕塑家、中央美院教授刘焕章先生亲自操刀,风格独特、寓意深远,仿佛是一座艺术的丰碑。2003年沈从文先生的夫人、著名作家张兆和先生逝世后,沈从文先生的家人将她的骨灰与沈从文先生合葬,让沈从文先生与他一生钟爱的女人在另一个世界团聚,继续他们的爱恋……

  在拜谒沈从文先生墓地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一位80多岁的湘西老人,他的家就住在听涛山下,据说他每天都来沈从文先生墓地,坐在旁边的石板长椅上为前来瞻仰沈从文先生墓地的人指路,与沈从文先生的崇拜者聊天。我也与老人聊了一些关于湘西、关于沈从文先生的话。最后,我问老人:沈从文先生的家人为什么会同意将沈从文先生安葬在这里呢?老人思考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用手指了一下墓地右下方的一块长方形石碑,我沿着石阶走到那块石碑旁,这是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和夫人张梅溪女士为悼念表叔沈从文先生而于丙子(1996年)夏日敬立的,上面镌刻着沈从文先生的箴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我久久伫立于这块石碑旁,为我这次缘自收藏的探访之旅而感到莫大的愉悦。

  来源:美术报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