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梁晓声:希望表达“中国感觉”

2012-09-30 00:11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宋庄 阅读

    与共和国同龄的梁晓声,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任教已有7年。这位因知青文学而蜚声文坛的知名作家,伴随着共同国的风风雨雨,在文坛跋涉了30多年。而他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又使他比一般的作家有更广阔的视角。教师、作家、政协委员,在耀眼的光芒中,梁晓声真实而恳切地表达着自己的声音。至今,梁晓声创作了1000多万字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以及杂文和影视作品。

    走上文坛

    “父亲目不识丁。祖父也目不识丁。原籍山东省荣成温泉寨村。上溯18代乃至28代38代,尽是文盲。尽是穷苦农民。”梁晓声在自传体散文《似梦人生》谈到父母,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庭:“母亲也是文盲。外祖父读过几年私塾,是东北某农村解放前农民称为‘识文断字’的人,故而同是文盲,母亲与父亲不大一样。父亲是个崇尚力气的文盲,母亲是个崇尚文化的文盲。崇尚相左,对我们几个孩子寄托的希望也便截然对立。父亲希望我们将来都能靠力气吃饭。母亲希望我们将来都能成为靠文化自立于社会的人。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严厉的训斥和惩罚。父亲是将‘过日子’的每一样大大小小的东西都看得很贵重的。母亲的教育方式堪称真正的教育。她注重人格、品德、礼貌和学习方面。值得庆幸的是,父亲常年在大西北,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教育至今仍对我为人处世深有影响。”

    “家里生活困难,而建设兵团是发工资的。”梁晓声说,自己当年到北大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设兵团里的部分知青被称为“农工”,有严格的编制。因为下乡前读过很多书,梁晓声的为人处世很快得到老战士们的认可,被大家推选为班长。后来,又当了排长,很受大家的尊重。有一次,鹤岗一所邮电学校的进修名额下放到木材加工厂,知青们推选梁晓声,但是,被领导驳了。而这时,复旦大学负责招生的陈老师在兵团《战士报》上看到了知青梁晓声的作品,千里迢迢到黑河来找梁晓声。

    梁晓声的命运从此改变。

    1977年,梁晓声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至上世纪80年代,他的写作呈现“井喷式”状态,1984年甚至被称为“梁晓声年”。短篇《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篇《今夜有暴风雪》、长篇《雪城》,陆续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引起巨大反响。到了上世纪90年代,梁晓声另一部知青题材代表作《年轮》,掀起又一轮热潮。

    在《中国当代作家的经济状况》一文里,梁晓声公开了自己的每部作品所获的酬劳:短篇小说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28万字,稿酬4500元;长篇小说《雪城》110万字,稿酬18000元……《雪城》拍成电视剧后,剧组给梁晓声送来一台18英寸的彩电,梁晓声受宠若惊:“我的天,不过就是人家把我的小说拍成电视剧,就给我一台彩电,得有一千多块钱呢!”在此之前,梁晓声都没有从影视改编授权里收过酬劳,甚至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播出后,梁晓声都没有和导演见过面:“就是他打电话说,我们要改编你的小说,你同意不同意?我说同意,这事就算完了。”直到《年轮》,梁晓声才开始得到实惠,每集剧本酬劳2500元。

    在写作上,对梁晓声影响比较大的是苏俄文学,他的作品里有反译体,可能就是因为阅读较多苏俄作品的缘故。他的小说里经常有一种忧虑,他将这种忧虑也归结为“俄罗斯文学的一种感觉”。

    平民立场

    在创作了大量的知青题材的小说之后,梁晓声的目光转向平民生活,他觉得自己的平民立场“相当顽固”。“中国老百姓身上虽然有很多负面的、传统的、消极的文化背景存在,但是,也有很多好的方面——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另外,中国老百姓之间还是有一种善的关系存在的。”

    现代文化的变异和现实社会的压力,常常使梁晓声感到忧虑。有一次,在书店的讲座上,他坦率地说:“正直、同情、无私、社会公益心、助人为乐,经常处于被践踏、被嘲笑、被解构的时代。”面临这样的一种文化,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受到惩罚。

    他曾在自己的很多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从《龙年1988》、《九三断想》到《凝视九七》,从1988年到1997年的十年时间,梁晓声不断提出将来谁还愿意当农民的问题。到1997年,不吐不快的感觉推动他完成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1997年,贫富阶层的差距已经拉开了,当时人们总会以为,谈到这个问题的人就是想倒退,想回到平均主义大锅饭。我个人觉得,如果这不是有意攻击的话,显然就是无视社会现实。所谓贫富差距,首先不是说富人有多富的问题,因为富人多了,对国家没什么不好。而是穷人有多穷的问题,我们在贫困线下的人口有多么多的问题。”然而,也有评论表示,梁晓声的价值观是简单的二元化,人为划出了富裕者和贫民的对立界限,仿佛道德与财富不可兼得,只有“贫贱者”才能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拥有指责“富裕者”的话语权。

    梁晓声以反腐小说《欲说》表达自己的心理压力。他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介入”。但他对前景充满信心:“我觉得好的人生是,至少要对于他所生活的国家了解得多一点,这是一种幸运。”梁晓声说,每个作家的起步都是从写自己开始的,而写知青小说的作品可以被视为另类的青春文学、后青春文学;后期,他比较关注底层,因为自己出生在哈尔滨市郊穷人最集中的地方。而随笔集也出了很多本,都是对这个时代不同阶段当下问题的一种思考。

    中国感觉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梁晓声的写作风格开始有些转变。在长篇小说《恐惧》、《泯灭》之后,他描写现代都市的《伊人,伊人》,进一步显示了风格转变。他不像过去那样口无遮拦了。他说:“在30多岁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观点肯定是对的,我反对的观点肯定是错的,没有周旋余地。我现在不会这样看问题……梁漱溟在晚年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要轻易怀疑别人对事物的观点是绝对不正确的,也不要轻易相信自己对事物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像他这样的文化大家都能保持这样的一个观点和情怀,我们又怎么能轻易地武断地判断事物呢?”尤其是对“文化领域”,梁晓声表示,文化只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不需要用一个特别激烈的态度去谈,即便是对文化、对文学不感兴趣的人,大家也是平等的,完全没有必要生气。

    现在的梁晓声,相对比较平和,如果说过去的写作他常用惊叹号来表达自己强烈的心情,那么现在他更多地用省略号,以表示自己论述的问题还不够完整和全面,还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我们这个国家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提高很大,但我们也面临很多问题,既有新的社会矛盾又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从人们心理层面来看,其实是浮躁的,但国家要继续发展,所以我会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写作。我笔下的文字有利于稳定还是不利于稳定,怎样在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保持稳定的可持续性而不是掩盖矛盾,这个尺度在哪里?怎样既揭露又批判又对稳定来说是正面的?如果我看到了阴暗就写光明,看到腐败就写廉正,看到浮躁就写理性,那会不会导致文化和文学本身的虚假?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事情。所以,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仍是一件举步维艰的事情。”梁晓声说,自己想像中的文学,还是应该包容个体面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感觉”。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