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铁凝:以文学的方式对话世界

2012-09-28 13:4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付小悦 阅读

\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铁凝很忙。不仅是因为作为作家的不辍笔耕,不仅是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诸多公务,更因为,她在中外文学交流活动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新加坡的“世界书香日”活动中,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首届中美文学论坛,在柏林举办的首届中德文学论坛,在巴黎举办的首届中法文学论坛上,都能看到她生动美丽的身影,听到她真诚坦率的声音。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铁凝更是率领150多位中国作家组成的代表团盛大亮相,赢得多方瞩目。

  2月25日下午,在中国作协大楼9层的办公室里,围绕近年来中外文学交流的现状与思考,铁凝与本报记者有了近两个小时的长谈。

中国文学走出去,有助于世界理解中国

  “文学的目的不是发明桥,但好的文学有资格成为桥,它所抵达的将是人的心灵深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情感的相通。此时此刻,我为什么会站在美丽的法兰西,就因为有对桥的渴望,有对诱人的目的地的期待。”——在巴黎首届中法文学论坛的演讲

  记者:这两年您在许多中外文学交流活动中投入了相当时间,而且是几次重要的中外首次文学论坛的倡议者和推动者。

  铁凝:近年来在这方面我的确做了一些自觉的努力。这不是一时兴致所至,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而是切实意识到了这是大事。如果中国文学能扎实有效地一步步走出去,对世界更客观公正真实地认识理解中国能起到它应有的积极作用。同时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学不能涵盖文化,却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七次作代会结束不久,一些国家的驻华使馆就热情、主动地和中国作协联系,表达了想和我见面直接沟通,和中国展开更多具体的文学交流。比如俄罗斯、奥地利、瑞典、韩国、法国、希腊、印度、西班牙、以色列、罗马尼亚等。一些国家的驻华大使还主动来作协拜访,来了就聊文学,都有一种特别积极的愿望。还有现居美国的聂华苓女士,她和保罗·安格尔创办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30多年来为中外文学交流作出了非凡贡献。我当选作协主席一个月后,聂华苓就给我写来诚恳热情的信,表示了继续推动爱荷华写作计划的美好期待。所有这些都让我不断想到,中国作协最大的财富,是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作家和海外同仁,作协应该自觉承担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在今天中国被全世界瞩目的背景下,怎样推出中国优秀作家,通过文学领域增进彼此的了解。

  记者:的确,中国文学走出去,单凭作家个人一己之力是难度很大的。

  铁凝: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常常在思考作协的宗旨。毫无疑问,作协是要为作家服务,但怎样服务也不可能去替作家写作。作家的写作是个人的创造行为。作协应该做的事情,主要是要尽最大可能为作家群体的写作,为激发中国作家的艺术创造力营造更好的环境。另外,可做的大事之一就是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帮助中国作家参与国际间的文学活动,积极寻找渠道把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译介出去。像作协的“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就是努力之一。

  去年的中美、中德、中法文学论坛,还有今年将要举行的中国西班牙文学论坛,中外主流作家面对面深入探讨的这种论坛形式,对双方来说,都是第一次。还有前年在首尔举行的首届中日韩文学论坛,都是试探性的开始,但都有出人意料的积极结果。老实说,发起、筹办、协调、沟通,都很不易,需要大家达成共识,同心协力。但它们的成果,让人觉得非常值得。

人们需要面对面、活生生的文学方式的沟通

  “相互的凝视将唤起我们对感知不同文化的渴望,这里也一定有对他者的激赏,对自身新的发现,对世界不断的追问,对生活永远的敏感,以及对人类深沉的同情心和爱。即使在21世纪,这些词代表的仍然是人类向往的积极的美德。”——在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记者:您曾说过,“文学是通向一个和谐世界的重要桥梁,因为文学使如此不同的人们心灵相通。”您一定有很多切身感受。

  铁凝: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充满惊异和好奇。但客观的说,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和丰富也知之甚少。中国向世界打开自己,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应该有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化与文学的交往。在许多国外文学论坛、文学讲座里,我看到我的很多同行们所介绍的当代中国文学、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情感,都对最普通的外国听众产生着生动而积极的影响。

  记者:我知道您在中法文学论坛上的演讲,就通过河北地方戏《借髢髻》,讲述一出小戏中两个女人的琐碎絮叨中蕴含的日常生活的精彩和鲜活,引起很多共鸣。

  铁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中美文学论坛上,辽宁女作家孙惠芬的演讲,就是从丢失一只鸭子这样的日常小事讲起,展示了中国当下的农村和城市、家族中父辈和年轻人的生机盎然的冲突,有美,有矛盾,但充满明亮而坚定的希望,感动了全场美国听众。那一刻,看着我们的作家以文学的方式言说着中国淳朴又有现代意识的亲情,诚实讲述着活生生而又充满希望的生活,我不由得想到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曾在他的一篇小说里描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普通英国人想象出来的中国人形象:耳朵眼里塞着砒霜,袖管里揣着蛇,嘴里呼的气是绿色的……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记者: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铁凝:面对面的,而非道听途说式的,文学方式的沟通,抒发对文学、艺术、人生、世界的感知,这样的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平等的交流也有可能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像我刚才说到的聂华苓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去年,我们邀请美国作家和中国作家一起做了一次“文学旅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观光。大家去同一个地方,对同一个情境做文学片段练习,当场翻译,朗读,讨论。在这种文学交流中,中国一批优秀作家确实在潜移默化中担当了非常好的文化使者的角色。

积攒和建设理性而健康的文化自信

  “在这种文化交流不平衡、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越是要保持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自信,越是要警惕被‘他者’化,也就是,不要人家说好,我们也认为好,人家不说好,我们就不自信。”——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

  记者:您也说过,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还面临着重重困难,有诸多不平等、不对称的现实。

  铁凝:中国文学和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还处于弱势,这也是毋庸讳言的事实。比如说,我们对德法等国古典、现代文学所知的丰富与深度,远比对方对我们了解的多得多。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