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王楚禹:行为艺术的语言

2012-12-06 08:46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王楚禹 阅读

  没有艺术语言的“腐败”,就没有行为艺术的诞生。行为艺术的诞生又预示着艺术语言创造的终结?

  行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它形成了文字、声音、戏剧、舞蹈、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表达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另一种表达。

  行为艺术是在完成对上述传统艺术门类的总体颠覆而产生的。

  行为艺术作为艺术语言的主体,源自上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的脉络,传统的语言方式限制了人们对艺术“意义与本质”的传达。艺术语言的可能性几乎到了尽头。同时,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造成的创伤和绝望引起人们对于人类文化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反思。在艺术方面最为彻底的如“达达主义”对艺术自身的传统、美学和语言方式全面的否定和质疑。这种思潮的风暴虽然短暂,但其催生了诸多新艺术的诞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为艺术的出现能改善这个语言困境。“语言”的困境就是“言说”的困境。行为艺术这种表达方式也只是成为了人们对“语言”拓展的象征和想象罢了。

  这种对艺术思想的彻底的反思让东方思想的引入获得了可能。外在超越的挫折和迷茫让很多艺术家转而将视线投向个体内部的审视。而东方哲学强调个体内在的省思与觉悟,对“实在世界”抱以否定态度。存在性的主体诉诸于个体内在的超越。

  在东方思想表达的历史中,“行为”表达观念的方式补充了文字和言说的不足。这一点在中国的禅宗中尤为明显。尊奉“不可言说”“不立文字”的禅师们往往采取行为来代替其观念的表达。俗称的“禅机公案”中,很多的观念都是通过行为来发生、阐释和对话交流。而“言说”的穷尽之处,往往是行为和行动加入了对思想观念的暗示与补充。所以,“行为”作为思想观念“道说”的工具古已有之。

  西方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二十世纪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达达思潮对艺术自身的否定引发了艺术语言的危机。脱离文本、脱离传统、脱离权威的“行为”语言方式被注入了艺术表达的主体而形成行为艺术。并发展和建构了其语言的方式和范围。同时,在这个时期,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理性主义已经成为主流,哲学、艺术的思想开始转向对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文化主流产生质疑。东方思想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开始在艺术界展开,禅宗的思想为当时的西方艺术家拓展艺术观念和语言开启了新的天地。所以,在行为艺术产生的早期萌芽中,我们在诸多西方艺术家的思想深处,都可以感受到东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行为艺术是纯粹的观念和概念艺术。行为艺术不是“技能性操作”的对象。虽然行为艺术在不断的发展着其语言表达的“技术”,但这个“技术”与“技能”要加以区别。其表达技巧和观念往往合二为一,相互交涉,界限模糊。而且,娴熟的技术表达也遭到行为艺术自身的质疑和颠覆。这里的表述更象是芝诺关于龟的诡辩,无论艺术语言怎么创造,它永远无法追赶到或平行于艺术的本质规律,那么,行为艺术语言的机制就是将这个永远追赶不到的“阿基里斯龟”纳入其语言经验的范围,这一点,正是行为艺术语言最具魅力之所在。同时,行为艺术作品语言特性是颠覆自身。也就是说,行为艺术语言的精髓是“反抗语言”。

  与行为艺术作品最好的接触方式是在现场观看和体验。行为艺术作品的发生是与时间性并列的。具有不可逆、不可重复、最终也没有作品的“实在”的存在物。也就是说行为艺术的作品不具有物质性的实在。其作品的内容便是时间意义上的“经过”。这个过程就是其目的。记录产生的照片和影象都是其作品遗留的“痕迹”而已。这些“痕迹”在传达的过程中自然无法客观、全面的呈现一个行为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正如新闻图片不是新闻事件本身一样。

  从艺术的作品角度看,行为艺术的“作品概念”是模糊的。大家不要忽略,行为艺术语言的产生本身就源自对艺术“作品性”或“产品化”的一种质疑。资本主义早期的社会化变革以来,经济体的商业化建构影响着“艺术品“的性质发生改变。从超现实主义到杜桑,“实在的作品”概念给艺术带来的困境日益成为讨论的话题。至少是为了将传统作品的“有效”或“所指”范围(一副油画或者一首曲子)开疆拓土。“激浪派”时代的实验就是很明确的例子。行为艺术的“作品”消亡于艺术家完成这件作品的那一刻。所以,我们对行为艺术作品的观赏和论述应该辅助于作品发生现场更多的信息。从这一点看,它也是时间性的艺术。所以,行为艺术发展到今天,人们欣赏和了解行为艺术应该转换传统读解作品的方式和角度了。方能获得这门艺术丰富多彩的内在感受。

  本文,我将从个人从事行为艺术创作的经验出发,对行为艺术语言中“行为”、“身体”、“表演性”、“即兴与偶发”、“现场”这几个关键字眼来探讨行为艺术语言的特征。

  1、行为

  行为艺术是由某种“行为”的发生、实施来实现的。所以,在其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中,“行为”的样式是最根本的形态。而行为艺术语言中的“行为”具有着超越“现实功利”的目的或诉求。

  艺术家的身体与智慧都忠实的服务于没有“现实功利指向”的行为之中。我们姑且将这种发生在行为艺术语言中的行为方式称为“超现实”行为。从其源始,行为艺术就与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超现实主义小组曾经要求每一位成员到公共场所完成一次“令人惊讶和意外”的行为。这些“行动”旨在颠覆传统艺术的美学权威。

  行为艺术先驱博伊斯曾将自己的手指用刀片割破,然后包扎了刀片。它祛除了日常行为的因果逻辑、功能性目的,并被转化为观念表达的工具。它将日常行为与特殊行为进行了语境、场域、结构、目的性等等因素的改造和组构,将其转化为观念艺术化的“行为”语境,用以完成艺术思想的表达。将自己的手指割破是“超现实”行为的第一步,紧接着,没有去包扎手指而是包扎刀片,这又是第二步的“意外”之举。而在这个思维的引导下,带领观众进入的是困境的结果,在这个尴尬困境的尽头,人们才会将思维转向观念层面来思考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荒谬。艺术家的意图才得以传达。

  在对某些问题的论述和阐释时,文字和话语的指向往往有着明显的概念堡垒,文字和话语的确切和精准往往又背叛着所传达的“意义”。禅宗的著名公案中,有老和尚为小和尚倒茶直至杯中的茶溢出而不停下来。这样的行为直指问题的本质:腾空你的内心(虚心)才有更多的可能。但这种文字表述的局限性一目了然。“虚心受教”是比较腐败的词汇,往往让接受者概念和教条的接受,让施教者归于说教的乏味。而运用这个行为来诠释不但有更大的理解空间,而且不失其最本质揭露遮蔽的障碍:——没有空间就无法容纳。在行为的启发中自己获得领悟,在禅宗中才被视为真正的领悟。所以,禅宗曾经宣称不立文字,言传身教。当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道理和典故都运用发生过的超越性“行为”或者“事例”来记载和传播。如“卧冰求鲤”“负荆请罪”“抱柱之信”“指鹿为马”等等。这些表述超越性行为的形式背后,是观念传达和语言表述功能的一条捷径。虽然其没有艺术的主体,但还是让我们看到行为艺术语言与人类文化历史的渊薮。

  但我们还是要看到,传统的对“行为”的运用都是将“行为”作为思想观念表达的工具。而对于“行为”本身的“艺术性”思考还没有发生。

  行为艺术语言中“行为”的“超现实”性来自其对功利性、现实目的和现实逻辑的超越。它与现实发生的“极端”行为和意外产生的“怪诞荒谬”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艺术家主体诉求的超越性及其艺术的主张。除艺术意义之外,行为艺术不具有任何其它目的。

  所以,行为艺术的审美最为直接的形式载体来自于对这种“超现实行为”形式和状态,一种身体表现或姿态所构造的与观众对话意象。包括这里所蕴含的对行为本身“解密”、“澄清”的运思都形成其“超现实行为”的美学。“超现实行为”在近些年行为艺术的发展中逐渐的形成其独立的审美思路和价值。这也是行为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范畴,有待人们继续的讨论和论述。如果“对立与冲突”的语境是观看行为艺术的思想观念之门的话,“超现实”行为的审美视角是行为艺术的审美之窗。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