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不博大奖只抢市场:从金熊奖看中国电影人的转变

2012-09-30 01:16 来源:文汇报 作者:邵岭 阅读
 被中国电影人视为福地的柏林,近四年来第一次没有把奖杯颁给中国电影。不过,对于《梅兰芳》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的空手而归,无论是剧组还是国内舆论都表现得相当平静。经过了多年的耳濡目染加实战演练之后,中国电影人终于认识到:获奖并不是参加电影节的唯一目的。

  中国电影,正学着在大奖与市场之间寻找平衡。

  更看重海外交易平台

  虽然《梅兰芳》没有得到评委会的青睐,却丝毫不影响中国电影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的风光。中德合拍的《拉贝日记》、姚树华指导的《白银帝国》先后在电影节上举行全球首映,赚得了不少人气;内地影片《东北,东北》、《滚拉拉的枪》,香港影片《亲密》、《证人》、《无声风铃》,台湾影片《阳阳》、《渺渺》等作品则分门别类地涌进了除主竞赛单元外的各个相关展映场。

  参赛与参展,一字之差,折射出中国影人对国际电影节的认识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能抱个奖回家当然好,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电影节所搭建的海外交易平台。以柏林为例,紧随电影节开幕的就是欧洲电影交易市场。其组织者在去年就表示,要让这里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会有超过50个国家的400个电影公司和157家在欧盟注册的发行公司、国际卖片公司及制片商来此观察风向,讨价还价。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贾樟柯、余力为、张元等此番分别带着自己执导的《二十四城记》、《荡寇》和《达达》远赴柏林卖片。

  “电影节原本就是一个交流和展销的场所,中国电影从早先的博大奖到如今的抢市场,这样的转变正是让国际电影节恢复了其本来面目。”知名影评人图宾根木匠(笔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在他看来,发生这样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电影节的神秘感正在逐渐消失,国内观众对于影片好坏有了自己的判断,而不再“唯奖项是瞻”。“我记得《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拿到金熊奖以后,电影院门口都会拉出大红条幅,观众冲着这个就会一窝蜂进去看。现在的观众就没这么容易买账了。”

  换言之,过去中国电影渴望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是想通过国际大奖证明自己的艺术品质;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票房成为电影的重要追求,与票房未必直接划等号的国际奖项被人看淡,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提供不同的生存路径

  如今的国际电影节对中国电影而言,更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不同的生存路径——尤其是那些开拍之初就剑指海外市场的作品。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副总经理严伟注意到:近年来,热衷于参加国际电影节的大多为第六代导演。在他看来,这是这一代导演所走的一条捷径。毕竟每个导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观众所欣赏,而在艺术呈现和国内票房上都无法轻易超越第五代导演的情况下,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去拓展海外市场,就成为第六代导演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出品的艺术片基本上都走海外路线了,这种状态并不利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严伟对记者说。虽然没有官方统计的准确数字,但许多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影片无缘内地影院或国内票房惨淡,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他们本来就是为了迎合国际电影节和海外市场而拍摄的,回到国内当然会‘水土不服’。”正是由于目标太过明确,导致不少影片呈现的内容过于单一,影片本身的力量被削弱,同时也在题材上出现了一些盲区。

  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务之急是设立艺术院线。目前我国虽然电影院线遍地开花,“但其实只有一条线,就是商业院线。”严伟等业内人士希望,通过艺术院线的设计,能够给艺术片一个展映的渠道,从而吸引和鼓励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沉下心来,拍摄真正贴近国内观众的艺术作品。也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够坚持大众化的途径,同时树立起坚强的文化自主性。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